本篇文章691字,读完约2分钟
浙商转型升级母公司基金(以下简称“母公司基金”)昨天在杭州正式揭幕,管理规模100亿元,首期认购40亿元。母公司由中国工商银行(报价601398,咨询)、浙江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浙江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共同组建。

设立母公司基金的背景是,浙江省希望通过提升市场主体和上市公司并购实现质量提升和效率提升,并向中高端发展。
浙江省省长李强昨天在《资本市场发展与推进全省上市公司并购》上说:“长期以来,浙江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多,知名企业少;商标多,知名品牌少;老板很多,但知名企业家很少。这是制约浙江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应发挥主导作用,并购是加快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母公司基金及其投资子基金将促进产业并购,重点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消费升级、先进制造业和互联网产业,以及产业整合和并购项目和国有企业改革项目。

李强特别强调,行业地位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行业地位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产品的市场份额,还取决于企业在行业定价中是否有发言权。企业应该通过并购努力占领全球产业链的高端,获得行业的定价权。

2009年,浙江省绍兴市的一家私营企业浙江龙胜(报价600352,咨询)以2200万欧元收购了世界染料巨头德国德司达公司。通过并购,浙江龙盛获得了1900项专利和R&D核心团队,在全球获得了14个生产基地,覆盖了50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和7000多个客户,获得了定价话语权,成为全球染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现任浙江省政府的目标是,到2017年底,覆盖500家国内上市公司。截至2014年底,浙江省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38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66家,境外上市公司72家。根据李强的计算,如果每个上市公司每年能收购一个项目,按照目前上市公司的数量,三年内将有1000多个项目。按每个项目平均并购总额2亿元(2014年平均金额为2.16亿元)计算,三年内并购总额约为2000亿元。如果这些并购能够占据子行业的制高点或领先地位,浙江省的结构调整进程将大大加快。

此前,浙江通过公司重组和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大力推动市场主体转型升级。2014年,新增股份制企业69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28家。但在浙江省主管财政的副省长朱从玖看来,这只是上半年。上市后的规模扩张和升级是下半年,适当的引导和控制可以为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做出巨大贡献。

朱从玖还认为,与资本和石油等稀缺资源一样,上市公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这是因为当前上市公司是根据交易所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国家产业政策和设计要求精心选择的。上市意味着获得比其他公司更多的发展资源,如资本和信贷,并节省大量的广告费。目前,上市公司对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超过了非上市国有企业。

浙江证监局局长吕怡君认为,企业应该明确M&A的宗旨,即M&A应该服务于公司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前提是M&A比它自己的建筑更有效率和更便宜,它不能为了M&A而被收购,也不能因为操纵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而被收购。并购信息是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信息,对股票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应当准确,利用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的行为应当坚决杜绝。
标题:百亿级转型升级母基金成立 浙江一手抓上市一手抓并购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7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