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81字,读完约7分钟

经过多次执法实践,如奥迪案、日本汽车零部件案、奔驰案等,中国将专门为汽车行业制定一份反垄断指导文件。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已授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起草反垄断法的六项配套指南,内容涉及知识产权滥用、汽车行业反垄断监管、宽大处理制度、豁免程序、暂停调查程序和罚款计算等。作为市场最为关注的行业之一,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反垄断局于6月12日组织召开了筹备会议,正式启动了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的研究和起草工作。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全方位覆盖汽车行业

据《经济信息日报》记者介绍,《反垄断指南》的内容将涵盖零部件生产和供应、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涵盖了汽车行业常见的垄断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零部件和售后维修技术信息等全方位的问题。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在中国政府一方面简化管理、分散权力、加强市场监管的背景下,《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的出台,将为经营者提供更清晰的行为指引和合理预期,促进经营者积极遵守《反垄断法》,促进中国汽车市场有效竞争。同时,《反垄断指南》将提高执法透明度,保障被调查企业的辩护权。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记者了解到,在工作程序方面,NDRC将委托相关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力争在一年内形成《反垄断指南》初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督局的官员指出,考虑到汽车市场产业链长、利益相关者多、各种横向和纵向竞争行为表现复杂多变,最终颁布《反垄断指南》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据记者介绍,研究和起草《反垄断指南》的过程将是公开的。初稿形成后,NDRC将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成熟的草案,经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按照法定程序发布。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督局副局长卢彦春表示,根据过去的执法实践和对我国现阶段执法工作的认识,研究和起草《反垄断法》应遵循四个原则。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首先,我们要立足本地,从实际出发。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汽车领域的反垄断监管进行了长期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并出台了相关制度和指引。因此,在起草《反垄断指南》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借鉴成熟的国际经验和做法。同时,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必须植根于其自身的现实,汽车领域的反垄断监管也是如此。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第二,它不局限于传统的框架,其写作风格是灵活的。《反垄断指南》不同于法律法规。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反垄断指南》需要解决行业中的共性问题,对行业关注的重点领域乃至行业中的共同行为规范给予方向性甚至相对清晰的指导,并给予企业反垄断行为的明确预期。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第三,我们应该避免大而全,而应该专注于它。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前瞻性问题,无疑是《反垄断指南》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在尽可能涵盖所有方面的前提下集中精力。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第四,我们应该充分论证并坚持时间从属于质量。对于目前急需规范的汽车行业来说,制定《反垄断指南》具有一定的紧迫性,但《反垄断指南》的制定过程也是一个充分论证和广泛咨询的过程。因此,《反垄断指南》的制定应当谨慎,充分发挥政府机关、司法机关、企业、协会、专家学者的积极性,在充分论证和广泛协商的基础上,努力达成最大限度的共识。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反垄断之后,零部件价格的调整是在“耍花招”

自去年年初以来,汽车领域相关部门开展的一系列反垄断调查无疑为该指南的出台提供了一个可分析的样本。

据悉,自2014年初以来,国家发改委对汽车行业反垄断进行了深入调查,涉及中外汽车制造商、上游供应商和授权经销商。目前,已经认定部分企业存在垄断行为,并依法做出了一系列处罚决定。这些企业在中国受到反垄断罚款的原因是价格限制。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督局局长张汉东指出,汽车行业的反垄断将是未来执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法机构在关注汽车销售的同时,也将加大对售后市场的调研和执法力度,尤其是在直接影响汽车售后服务价格的零部件流通和维修技术信息披露领域。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据专家分析,汽车行业的垄断行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汽车企业限制整车、配件和售后服务的价格,限制整车和配件的转售价格,为原厂零部件提供独家供应。此外,一些汽车公司还组织经销商串联组成联盟,恶意抬高相关价格,侵犯消费者权益。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中国汽车产品的市场价格一直很高。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据中国保险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说,去年下半年执法机构对一些企业发出罚款后,许多企业降低了产品价格。但是,通过测试发现,一些主机厂降低了大部分高价值、低损耗率的配件,而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高更换频率零件,如灯具和前保险杠,降低了价格,有些甚至提高了价格,这使得消费者对配件价格的下降感觉不太好。“虽然许多品牌已经降低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等配件的价格,但它们的更换频率是0.0153%,也就是说,这些配件很少更换。前保险杠和车灯等易损配件的更换频率为6.2755%,但很少有品牌降价。”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对此,卢彦春表示,罚款和降价不是汽车行业反垄断执法的目的。他希望反垄断法的实施将促进汽车市场有效竞争的形成,纠正市场失灵,并将价格从供求关系调整到合理水平。“随着执法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制定更详细的执法标准和建立行业合规性通用准则的呼声越来越高。无论从制度完善还是执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制定《汽车领域反垄断指南》都有利于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细化相关法规,使市场参与者有更明确的预期。”。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执法涉及的范围很广,游戏也很激烈

在世界范围内,汽车领域的反垄断监管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作为主要的汽车生产国,欧盟和日本在汽车领域都制定了相应的反垄断法规和准则。

1985年,欧盟颁布了汽车行业的独家豁免条例,并对其进行了多次修订;目前,日本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如《汽车流通适用手册》、《汽车行业公平竞争法》和《汽车行业限制礼品公平竞争法》。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陆延春表示,去年中国汽车产量总计2372.29万辆,同比增长7.3%,销量2349.19万辆,同比增长6.9%,连续第六年位居世界第一。因此,任何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都会对中国汽车产业乃至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而反垄断问题在汽车产业中更为重要。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苏华认为,在中国汽车市场转型升级、新业务模式对4s授权分销系统的挑战以及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试图建立新型制造商关系的背景下,起草《反垄断指南》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以售后服务为例,维修技术信息的披露和打破售后原装零部件的独家供应是汽车售后市场有效竞争的两个关键问题。但是“什么样的信息属于‘维修技术信息’的范畴呢?汽车制造商可以合法保留哪些信息?如何定价和披露维修技术信息?如何保护汽车制造商的知识产权?”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此外,“规范售后零件渠道的垄断,要求保证授权维修商(如4s店)收集和出口原装零件和同质零件的权利,保证独立维修商获得原装零件和同质零件的权利,而不是说代工可以通过坚持自己的品牌随意出售整车厂提供的模具和具有知识产权的零件。”那么在现阶段如何实现这两个保障,既促进汽车售后市场的有效竞争,又尊重和保护相关知识产权呢?”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苏华表示,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的实施范围很广,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也很激烈。因此,要回答这些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我们必须在深入观察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具体的规则。因此,《反垄断指南》的起草需要深入听取各方意见,进行认真的识别和分析,而《反垄断指南》的实施需要公平、透明和负责任的反垄断执法作为支撑和保障。

标题: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启动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