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19字,读完约6分钟
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要求核电设备“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制造的新形象”。今年5月至6月,许多部委对国内核电项目和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

许多核电企业内部人士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表示乐观,称今年将是中国的核电年。
能源局和科技部调查了第三代和第四代核电
6月16日至1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考察了山东省三个核电项目。其中,两个项目是第三代核电,一个项目是第四代核电,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项目之一。

6月16日,努尔白克力首先前往山东省ap1000第三代核电独立项目海阳核电进行现场考察。中国电力投资公司拥有的海洋核电项目是中国正在建设的三代核电中的两个独立项目之一。此前,该项目的进展一度受到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但整体建设仍在有序进行。

事实上,山东海阳和浙江三门ap1000项目也是三个内陆核电项目的试点项目: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和江西彭泽。最后三个核电厂已经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得了“路障”,但是由于福岛事故的影响,它们已经暂停运行。如果海阳和三门的ap1000项目能够完成,对中国重启内陆核电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努尔白克力在海阳表示:“我们应该对ap1000充满信心。”
他强调,要全面推进配套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尽快实现配套工程并网发电。
近日,记者从国家电力投资公司下属的国家核电公司获悉,4台机组(2台在海阳,2台在三门)的核岛关键设备国产化计划已基本完成,海阳和三门ap1000项目的完成时间也在加快。作为三代核电的所有者之一,中国电力投资公司董事长王炳华6月初表示,核电将是中国电力投资公司重组后最重要的核心业务之一。

17日上午,努尔·白克力来到山东荣成考察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cap1400示范工程。
Cap1400是中国在ap1000基础上自主研发的1400万千瓦核电机组,也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被动式第三代核电机组。与针对内陆核电的ap1000相比,努尔白克力似乎对cap1400有不同的期望。

努尔白克力表示,cap1400也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标志性工程,其研发和推广表明,中国在应用三代核电技术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具备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条件,也将是中国核电未来“走出去”的名片。

“cap1400项目的一切准备就绪,现在开始工作没有问题。”一位接近国家电力投资的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我们是按照国家的最高要求和最严格的标准来做的。”记者了解到,如果所有审批程序顺利进行,该项目可能在年内开工。

6月17日,努尔白克力还参观了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
与第三代核电机组不同,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厂是中国自主开发的具有世界领先技术实力的核电厂类型。如果成功完成,它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运行的第四代核电机组。

“高温气冷堆属于第四代核电技术,它将是未来最具竞争力的。”一位参与这项技术研发的核电专家告诉记者,如果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示范项目能够尽快启动,中国有望在这项技术上领先其他国家。

记者注意到,就在努尔白克力考察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的第二天,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徐建国也对该项目进行了考察。许建国表示,科技部将一如既往地做好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希望参与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建设的各方在实现技术经济论证的前提下,高标准地完成重大项目,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SASAC推着华龙一号“走出去”
本报记者注意到,事实上,在6月份的一系列调查之前,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在5月份先后调查了几个核电项目。
5月10日至12日,李分别考察了宁德核电项目、海阳核电项目和cap1400示范项目。他表示,ap1000项目的建设对中国核电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国家核安全局将全力支持后续项目建设。

目前,中国有23个核电机组在运行,27个核电机组在建。在建机组规模居世界第一,总装机容量居世界第四。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也指出,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将超过3000万千瓦。
谈到中国核电的发展趋势时,李说,中国核电的建设和发展将再次进入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发展的新阶段。他认为,发展核电不仅是国内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走出去”的需要。

6月17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丹华来到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就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进展情况进行座谈。
黄丹华说,这次活动是SASAC和企业为共同落实李克强总理视察工程公司时的指示精神而开展的一次调查。她认为,华龙一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华龙一号成功出口巴基斯坦等国可以看出,华龙一号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从核电国家向核电国家转型的关键。

黄丹华强调,国有企业“走出去”是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CNNC拥有整个核工业产业链的优势。中国核能企业在积极参与国际核电竞争的同时,也应发挥协同作用,实现优势互补。

在最高管理层的密切关注下,今年中国已经启动了两个核电机组。在4月22日举行的中国核能工业协会年会上,中国核能工业协会会长张曾透露,2015年是核电重启的关键一年。预计今年将有6~8台机组开工建设,8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这将是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数量最多的一年。

关于多个部委进行的集中调研,《中国商报》记者在接受能源企业采访时发现,核电行业的一个共识是,发展核电不仅是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也有利于巩固和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带动有效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稳定经济增长,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标题:多部委密集调研 今年或成“核电年”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9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