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21字,读完约5分钟

大股东改革加速,并被纳入中国制造业项目。四川长虹(报价600839,咨询)备受市场关注,其股价呈现爆炸式增长。

日前,智能制造专项工程正式启动,四川长虹等17家上市公司入选。与此同时,四川长虹的大股东长虹集团正式更名为长虹控股,长虹国有企业改革也正式启动。四川长虹受到二级市场的青睐。从6月1日的收盘价9.07元到6月16日的最高价15.09元,四川长虹的股价在短短12个交易日内上涨了66%以上。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业界普遍认为,智能制造正在成为国家战略高地,或将成为下半年的主题投资。长虹控股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大股东更名只是改革的开始,相关步骤将有序推进。智能项目的布局将是长虹未来几年的主要发展方向。”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智能制造将成为全年的主题

目前,正在宣传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显示,智能制造相关项目有94个,申报单位涉及十几家上市公司。这一宣传标志着特殊智能制造项目的正式启动。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早在今年3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发布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全国制造业强国领导小组已经形成。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确立了发展世界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分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九大战略任务和十大重点领域。从那以后,所有的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此次有多达17家上市公司申请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包括TBEA(报价600089,咨询)、川仪股份有限公司(报价603100,咨询)、江淮汽车(报价600418,咨询)、四川长虹、利奥有限公司(报价002131,咨询)等。,所有这些公司的股价都上涨了。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据行业分析人士称,《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只是智能制造(Industry 4.0)今年的第一个政策出路,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将继续加快,而智能制造的投资热点将贯穿全年。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长虹工程技术中心总经理潘小永博士表示,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智能制造应该在智能战略下进行。“长虹构建了以自动化和信息化为核心的高效智能制造系统,实现了从硬件和软件到设备自动化和生产信息化的产品制造,提高了供应链管理水平和制造效率。”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据了解,早在多年前,长虹就将企业信息化作为其业务布局的重点。五年前,长虹成立了一个工程技术中心。目前,该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探索以“ie(工业工程)+it(信息化)+at(自动化)+dfm(面向制造的设计)”为技术核心,建立面向未来的智能制造系统,打破用户与工厂之间的壁垒,实现大规模定制。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潘小永表示,长虹的模具公司是长虹推进智能制造的典型例子。未来,长虹将拥有更多“无人工厂”。在信息化和工业工程的帮助下,全厂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工人减少了3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了30%。模塑公司率先在国内家电行业使用doe优化注塑参数,并将其推广到其他产品,平均缩短了8%的模塑周期。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长虹为其“智能制造”实施了“三步走”战略,即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据不完全统计,长虹近年来在信息化方面投资超过3亿元。

大股东的混合改革仍在进行中

6月3日,四川长虹宣布控股股东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标志着四川长虹国有企业改革迈出坚实的一步。

在此之前,长虹的改革开始酝酿,并开始了一系列资产整合,以加强核心产业的竞争力。同时,推进产品经理负责制,构建智能制造,建立大数据和云平台。作为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例子,长虹集团的改革一直备受关注。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去年8月,四川长虹披露了大股东混合改革路线图。公告称,主要改革方案包括将长虹电子集团重组为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积极引进各类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中长期激励管理措施,通过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长虹内部人士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智能制造,这是长虹智能战略的三大方向之一。今年,长虹将继续积极向智能家居等智能产业转型,以“新三坐标”智能战略为核心,规划实施大数据、云平台等核心支撑项目。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分析师认为,四川长虹控股股东长虹集团重组为长虹控股公司,意味着四川长虹从传统制造企业向“互联网加”企业的转型加快,企业市场化趋势明显。随着大股东混合改革进程的加快,其将获得更多的独立经营权。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事实上,不仅长虹,而且主要的传统制造企业都在努力从“规模”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海信建立智能制造基地。海尔还试图建立相互连接的工厂,从简单制造转变为产品定制。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家电行业专家认为:“家电制造的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由来已久,也是所有企业的必由之路。然而,每个家电企业都有不同的流程和不同的推广力度。今年将成为家电企业未来竞争的转折点,站在行业4.0。在这一点上,家电企业要真正实现智能制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长虹的国企改革岌岌可危。在最近一次关于深化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工作会议上,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直言不讳地表示,长虹的发展规模在逐步扩大,但核心竞争力却跟不上。家电行业的巨变和颠覆性革命带来了终端形态、产业模式和格局的颠覆性变化,长虹直接面临着“生死之战”。

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站在生死之战的门槛上,长虹需要加快改革步伐,转型为一个全面、智慧的长虹。

标题:搭上智能制造顺风车 四川长虹向“互联网+”转型加速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