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1字,读完约1分钟
煤炭的“生存之道”
本报记者宋江运杨志进从南昌和北京发回报道
“说来话长,没人预料到煤炭价格会暴跌。”从事煤炭生意30多年的山西省汾西县煤炭老板刘玉无奈地告诉记者,他对做煤炭生意已经不感兴趣了,现在是煤炭行业的低潮期。

这位曾经著名的煤炭老板谈到了煤炭行业的困境。6月24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发布的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bspi)显示,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天津港(600717)、黄骅港、京唐港和SDIC京唐港的450万、500万、550万和580万近海动力煤价格同比下降15

6月27日,鄂尔多斯(600295,古巴)煤炭网总裁杨志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2013年下半年,鄂尔多斯煤矿开始停产,2014年大型煤矿停产,约50%至60%的煤矿停产,30至40家中小煤炭企业关闭。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14年,各省总产量超过6.3亿吨,超产率为19.4%,即使考虑到即将投产的煤矿,超产率也达到4.5亿吨(新增产能按当年产量的一半计算)。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来自救。这些政策更倾向于国有煤矿企业,而中小煤矿和民营煤矿企业则不得不在财政困难的财政压力下“无枪生存”。(编辑林鸿)
标题:煤炭的“求生巷道”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4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