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42字,读完约9分钟
《时代周刊》记者王媛?来自广州
6月24日上午,在创维集团总部23楼的贵宾接见室,接见时间比预定时间晚了一个小时。
一直到午饭时间,创维总裁杨急匆匆地走进了面试室。“早上,我得暂时接待投资伙伴的来访。”他向《时代周刊》记者解释道。
一个小时后,杨将出现在2014财年业绩发布会上。他不仅是行业报纸协会的主旨发言人,还面临着许多媒体和投资者的全方位提问。
不过,虽然杨有些人不知所措,的神色一点也不疲惫,而且他还是有着招牌式的坦诚态度,平静的语气和温和的笑容。创维最近的良好表现及其转化效应,为杨的话增添了不少信心。

截至2015年3月31日,创维2014财年实现收入401.35亿港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33.5亿港元,同比增长133.8%,集团整体毛利率为20%,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
《时代周刊》记者研究了财务报告,发现这份财务报告有两个基本亮点。首先,电视机在主营业务中的销售额相对于市场有所增长。2014年,总数达到1317万套,比预期增加117万套;二是海外市场年总收入85.94亿港元,同比增长27.5%,其中电视机业务销售额57.62亿港元,同比增长77.8%。

过去一年,国内彩电市场经历了严峻的挑战。以乐视、小米、爱奇艺和其他科技新贵为首的互联网力量正在跨境进入。在这种情况下,tcl、海信、长虹、康佳、海尔等国内彩电“五先生”的表现基本保持低迷,陷入负增长的怪圈。

事实上,在商业战略方面,创维一直是一个在保持稳定的同时注重取胜的企业。当过去一直稳步前行的创维被互联网浪潮席卷过国境时,杨果断地提醒公司内外要有所改变。“转一个大弯,不转一个大弯”成了过渡时期杨在口中的指导思想。

“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是,彩电制造商突然从高科技行业转向传统行业,这似乎有点‘不可接受’。然而,互联网公司对传统彩电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像最初想象的那么可怕。毕竟,经过两年的适应,影响越来越小。我们在物流、供应链和售后服务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断从互联网上学习,不断进步。”杨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紧紧抓住
根据财务报告,2014年,创维和酷开电视在大陆市场的总销量为946万台,同比增长10%。其中,高端产品4k云电视机和云电视机销量分别增长139万台和344万台,占创维大陆市场销量的51%,分别增长113.8%和41.8%。创维不断开发高端产品,并保持其在中国彩电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流行高端产品的普及也带动了毛利率的上升,毛利率是产品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事实上,空调整行业是家电行业中毛利率最高的行业之一。格力空 2014年调整的毛利率高达39.8%。然而,在激烈的彩电行业竞争中,价格战是不变的,要想提高毛利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4k智能电视为例,2014财年毛利率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达到30.4%,而普通平板电视的毛利率为22.1%。本集团整体毛利率上升0.7个百分点至22%。
根据年报,tcl多媒体去年实现收入335.26亿港元,同比下降15.55%,净利润2.34亿港元,同比下降。Tcl去年在中国市场的电视销量为851万台,同比下降14.1%,中国市场的电视业务毛利率为20.4%

同时,海信电气2014年收入290.07亿元,同比略有增长1.85%,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11.55%。电视业务收入263.63亿元,同比增长1.8%。然而,电视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至18.01%。长虹去年电视业务收入为141.11亿元,同比下降28.24%,毛利率下降5.3个百分点,至14.16%。然而,网络彩电公司在超低价格销售电视机方面基本上没有盈利。

杨对记者说,国家本身离不开制造业,创维也离不开制造业。在未来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它仍将依靠制造业赚钱。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创维的国内销售额增长了10%,但在大陆市场的营业额却下降了7%,这揭示了创维有什么样的信号,创维有什么样的对策,值得深思。
“去年也有遗憾。首先,收入增长不大,确实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电视平均单价下降;其次,白电业务增长平稳,进入15亿元收入规模后,遇到了增长瓶颈。”杨坦率地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转换
杨告诉《时代周刊》记者,从业务层面来看,创维去年实现了五大突破。首先,创维数码(000810,股票)被拆分并在中国上市,增加了一个资本窗口和平台;其次,创维金融公司成立并正式运营一年,真正实现了产融结合。去年,其盈利能力达到6000多万元;第三,创维去年成立了空转让公司,改善了彩电为主的多元化发展布局;第四,创维去年获得了智能家居战略,互联网品牌“酷开”独立运营。今年3月,它还成立了智能家居战略发展部。在库存家电智能应对计划中,创维推出了智能家居金钥匙计划;最后,在国际化方面,创维去年收购了南非的Xoceco工厂,并在那一年获利。同时,还完成了对德国metz公司的收购,自主品牌在海外收入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目前达到13%。

毫无疑问,创维已经确立了智能、多元化和国际化三大战略目标。与此同时,在这些核心目标的战略部署下,各个业务领域可以说是一个接一个地蓬勃发展。

谈到转型和变革的困难时,杨坦言,最大的矛盾在于内部认识的统一,即为业务逻辑买单。
“创维作为一家硬件制造商,拥有4万名员工,其中彩电业务占3.5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制造人员,少数是销售人员。这么大的船只能转一个大弯,不能转一个大弯。”

为了全面拥抱互联网,创维推出了以家庭互联网为定位的互联网品牌“酷开”,并实施了双品牌与线下分销相结合的策略。创维电视的目标是tcl、海信和其他老牌彩电企业,而酷开的敌人是小米和乐视等外国竞争对手。

在杨看来,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既然很难在内部生成互联网转型的基因和力量,就有必要考虑引进互联网人才,培育内部核心力量。因此,自去年以来,创维已经正式独立运营了久其公司。创维可以拿出部分预算来降温。俗话说,“大树下无草长”,凉开需要自己成长。

酷开公司的独立运营有两个任务:一是酷开电视与小米和乐视电视竞争;二是完善后台建设,包括支付系统、内容服务操作系统和在线售后服务系统。
让杨感到有些“哭笑不得”的是,互联网的入侵使得彩电厂商突然从高科技产业转向传统产业。但是,在杨看来,经过这两年的适应,互联网企业对传统彩电的影响越来越小。业界已经理性地认识到,传统电视制造商在物流、供应链和售后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传统彩电正在向互联网学习并不断进步。事实上,从硬件利润到内容利润和服务利润,这正成为新风港资本市场上彩电行业的期望。

“今年有试运行的价值。目前,创维电视已经激活了760万用户,平均每天有300万活跃用户。我们的目标是今年激活1000万用户和500万日常用户。”杨告诉记者。

创新
“今年是智能电视业务试运行的第一年。我们的电视运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广告自营,另一种是试点联合运营。前者直接与广告代理商或广告所有者合作。创维目前每天有300万用户,覆盖一个家庭中的2-3个人。一家酿酒厂曾经提出为我们的电视初创公司做广告,提供每年3000万元的价格。在后一种情况下,创维电视今年推出了腾讯视频和腾讯游戏。我们提供了一个通过分享赚钱的平台。”杨进一步告诉记者,创维计划在2015-2017财年实现电视运营收入8000万元。

在智能家居的尖端,创维今年也宣布了智能家居战略的登陆。除了酷凯公司,创维智能家庭的痛点还在于如何将现有的家用电器智能化。
对于现有家用电器,创维推出了“金钥匙”应用,通过红外线遥控现有家用电器,目前用户数量已超过10万。只要用户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下载金钥匙应用,他们就可以适应不同品牌的家用电器,如冰箱、空、洗衣机、电视等。,并实现远程控制功能。未来,创维还将利用视频开发让用户从远处看到家用电器的运行情况。

“在新的一年里,创维实现500亿港元收入的战略目标不会改变。”杨对记者说:“实现500亿收入的基本点是彩电方面,海外彩电收入要高速增长,国内彩电收入要稳步增长。”今年彩电的销售目标是1500万台(国内和海外分别是1000万台和500万台)。今年4月至5月,创维彩电的销量和销量增长了10%,5月份国产彩电平均价格持平;其次,在白色家电业务方面,空将今年的销售量调整为60万台。在过去的几年里,冰箱和洗衣机主要解决了生产能力问题。南京工厂年生产能力为200万台冰箱、100万台冰柜和200万台洗衣机。今年,我们将加大努力,集中精力提高销售规模。我们将开设冰箱和洗衣机专业。最后,在机顶盒业务方面,创维数码今年的收入将适度增长。因此,我们今年还有机会。”
标题:创维总裁杨东文:守不败之地 攻可赢之敌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4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