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98字,读完约9分钟

当数字技术代表一种新的生产力时,它首先动摇了硅谷的发展基础。曾经的硅谷,人们以“更努力地失败”为座右铭,破产了,这是商业资格的证明。然而,这种氛围正被僵化的政治所破坏

硅谷晃动

戴夫,一个47岁的硅谷企业家?戴夫·戈德堡于5月1日意外去世,这让美国科技界感到有些难过。

当硅谷的整体创新体系走下坡路时,一位在硅谷工作多年的领导人的去世,确实会让许多人想起并担心硅谷的未来。"如果硅谷有灵魂,那么古德伯格就充满了这种气质."这是硅谷企业家对古德伯格的记忆。作为硅谷的标志性企业家之一,还是社交网站脸书上的第二人?桑博格的丈夫古德伯格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曾担任雅虎的高级主管,是网络调查公司surveymonkey的负责人。

硅谷晃动

当另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英年早逝时,许多人又想起了乔布斯。他们是硅谷的骄傲,是“硅谷梦”的成功典范。然而,当数字技术时代到来时,引领信息技术时代的硅谷是在转型中再次崛起,还是从此走上衰落之路,正在引发科技界的意识形态碰撞。

硅谷晃动

“计算山谷”挑战

这种情况对硅谷不利。不仅美国政府削减了科学研究领域的预算资金,而且以贝尔实验室为首的美国公司也削减了基础研究的相关费用

说到加利福尼亚的硅谷,人们都知道它是信息技术时代的摇篮。如今,与之相对应的dt代表了数据处理技术的时代。当dt代表一种新的生产力时,它首先动摇了硅谷的发展基础。

硅谷晃动

美国人自己也担心硅谷的未来。正当美国国会打算完成下一个财政年度的联邦预算时,麻省理工学院(mit)在当地时间4月27日发布了一份报告,称当亚洲崛起成为世界科技研发的驱动力时,美国可能会失去吸引世界上最好的学术研究人员的吸引力。为什么拥有“东硅谷”的麻省理工学院会发出这样的警告?

硅谷晃动

麻省理工学院表示,美国政府在许多基础R&D和科学研究与探索领域的支出已经减少到美国历史上最小的预算份额。预算削减似乎既经济又方便,但却是以牺牲国家声誉和长期经济机会为代价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目前在全球经营着25600家公司,雇佣了330万人,其中企业家最了解硅谷的困境。

硅谷晃动

"不支持基础研究等于削弱我们自己的能力。"撰写该报告的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安德鲁·洛警告说。这份名为“未来晚期”的报告指出,在美国,从植物科学到机器人技术等15个领域的基础研究项目正面临财政困难。

硅谷晃动

根据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的数据,1968年,美国花费了联邦政府年度预算的9.1%,即1780亿美元中的162亿美元用于研究和开发,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今天,R&D在联邦预算中所占的比例只有3.6%,即3.8万亿美元中的1342亿美元,这显然不高。

硅谷晃动

尽管美国在R&D投资方面仍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欧洲和亚洲都在增加政府投资。2013年,美国智库巴特尔纪念研究所(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和《研发研究》(r&d Research)杂志预测,10年内(至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每年的研发支出将达到6000亿美元(约合37,233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该领域最大的投资者。该报告还估计,2014年美国研发支出为465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中国2014年的研发支出为284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

硅谷晃动

撰写该报告的麻省理工学院作者认为,这种日益紧张的竞争只会导致美国更多科学人才的流失。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计算机科学家霍斯特?当西蒙完成他的博士研究时,他毫不犹豫地决定留在美国,因为那里有无数的科学机会。然而,如今身为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的西蒙承认,如果他再次面临同样的决定,他可能会犹豫,因为在美国以外的许多国家,R&D环境与硅谷之间的距离正在缩小。

硅谷晃动

这种情况对硅谷不利。不仅美国政府削减了科学研究领域的预算资金,而且以贝尔实验室为首的美国公司也削减了基础研究的相关费用。麻省理工学院的报告指出,不能保证商业产品形成的基础研究,已经基本上消失在渴望快速成功和立竿见影的效益的企业实验室中。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例,罗文泉指出:“在过去十年中,我们没有批准任何相关药物(fda),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这种疾病的基本机制。”

硅谷晃动

权力与智慧脱节

为了增加预算分配,硅谷必须取悦美国政界,但科技公司目光短浅,认为他们的成功与政府无关,因此他们不屑取悦华盛顿

很多人认为,造成目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权力”和“智力”越来越脱节,这实际上是对华盛顿和硅谷科技巨头之间僵化关系的形象描述。

在过去的一年里,人类火箭首次降落在彗星上(欧洲的罗塞塔项目);科学家通过撞击原子获得了两种未知粒子(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另外,模拟操作是在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上进行的。人们惊讶地发现,所有这些显著的成就都与美国无关。

硅谷晃动

那么,硅谷能有更光明的未来吗?我们能继续尝试像让汽车飞起来、让人类永生以及让机器人有感情这样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吗?然而,从2016年大选的热身赛来看,一些候选人对科技界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敌意,而科技界或许能够感知硅谷的未来命运。

硅谷晃动

归根结底,美国的创新文化(300336,分享它)已经改变了。曾经在硅谷,人们以“更努力地失败”为座右铭,一旦破产,这就是商业资格的证明。然而,这种氛围正被僵化的政治所破坏。

硅谷晃动

在美国媒体看来,华盛顿政府缺乏创造性思维的疾病正通过僵化的系统传播到科技界。华盛顿不乏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那里甚至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智库。如今,他们缺乏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缺乏想法与低智商无关,因为华盛顿拥有美国除硅谷之外数量最多的博士。然而,如果你想在未来的美国政府中找到一份工作,你必须抛弃那些创新的想法,因为极端的评论或突破常规的政策想法可能会毁了你的未来。

硅谷晃动

美国当前的科技创新氛围非常奇怪。一些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拒绝相信全球变暖是人为造成的,而另一些人认为给儿童接种疫苗会导致疾病,这似乎与发展科学背道而驰。许多风险投资机构也开始获得快速成功和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只喜欢投资那些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巨额利润的项目。据统计,美国三分之一的风险资本集中在硅谷。在过去的十年里,他们赢得了无数的科技百万富翁。当大数据时代到来时,他们的耐心不再那么长。

硅谷晃动

根据《外交政策》杂志进行的一项调查,在华盛顿十大智库近几年撰写的19000篇论文中,关于科学技术的论文数量最少。在冷战期间,由于核技术是美苏对抗的根本原因,美国高级官员掌握核技术的语言对人民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如今,网络攻击可以说是未来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但遗憾的是,很少有高级官员意识到网络战争的威胁在不断升级。

硅谷晃动

为了增加预算分配,硅谷必须取悦美国政界,但科技公司曾经认为他们的成功与政府无关,所以他们不屑取悦华盛顿。由于这种崇高的态度和斯诺登泄密事件的影响,硅谷和华盛顿之间的关系似乎更加僵硬。

硅谷晃动

现在,当选举游戏到来时,一些人希望硅谷应该增加在华盛顿的存在。他们希望通过政治献金来缓和与华盛顿的关系,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与华尔街竞争。毕竟,从大数据中赚钱比从华尔街赚钱更好。据报道,增长最快的游说投资是像谷歌和脸书这样的公司。然而,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修复爱德华?斯诺登泄密造成的损害是为了加强隐私保护,而不是增加R&D预算或开放美国移民系统。他们的目的是遏制国家安全局的入侵,而不是在华盛顿灌输大胆和创新的思想。

硅谷晃动

硅谷的辉煌可以追溯到冷战期间五角大楼支出增加带来的突破。四月底,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访问硅谷的使命是寻求与美国顶尖科技创新中心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卡特告诉脸书和其他科技公司的高管,五角大楼希望促进一种伙伴关系,使美军能够利用最新的商业创新,从而保持其对抗潜在敌人的战争优势。他宣布在硅谷建立一个“国防创新机构”,以加速与军备需求相关的技术和技能的共享。

硅谷晃动

本来,这是硅谷再次崛起的好机会。然而,科技公司有许多顾虑。最突出的一点是与国防企业合作的利润不高,这是硅谷企业家不愿合作的最大原因。因为五角大楼规定,科技企业的利润不应超过一定范围,一旦企业的利润达到一定水平,就会受到国会的质疑。像洛克希德?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战斗机是这一代人最伟大的技术成就。然而,14年后,该公司在该项目上的利润率甚至没有超过两位数。此外,知识产权风险、产品销售和促销是影响合作的主要原因。硅谷会放弃自己吗?

硅谷晃动

导致下降的客观因素

硅谷的问题越来越多,包括员工难以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平衡。进入硅谷意味着放弃对家庭的责任,这是目前许多硅谷人面临的首要问题

硅谷衰落的具体原因有很多。《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了解到,很多国际学生毕业后都想留在硅谷,但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困难是移民制度已经过时,h-1b工作签证很难获得,这可以和中彩票的概率相比。这导致许多企业家被迫放弃留在硅谷的机会,企业招聘优秀员工的可能性也在降低。

硅谷晃动

据报道,桑贾克的创始人和现任首席执行官桑杰在硅谷创造了价值180亿美元的财富。梅罗特拉遭遇了签证被拒。在过去的26年里,sandisk从一个只有三名员工的小公司成长为一家年收入66亿美元、市值180亿美元、拥有8700名员工的大公司。有趣的是,sandisk的创始人兼现任首席执行官桑杰?梅罗特拉多次被美国政府拒签,所以他不能去美国上大学。

硅谷晃动

硅谷的问题越来越多,包括员工难以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平衡。进入硅谷意味着放弃家庭责任,这是目前许多硅谷人面临的首要问题。《纽约时报》最近分析说,美国职场总是称赞那些把工作放在家庭之前的人。没有带薪休假、带薪探亲假和儿童保育福利是一个普遍问题,而欧洲国家非常重视向在职父母提供上述优惠政策。虽然美国已经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但改革一直跟不上。

硅谷晃动

员工家庭福利政策的长期缺失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优势:降低成本,增加产出。但是对于员工来说,抛弃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缺乏家庭援助政策实际上反映了美国经济中企业和雇员之间权利的不平衡。流入企业利润的经济产出份额正在飙升,而员工工资却停滞不前,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国人才流失的困境。从长远来看,硅谷的科技产业将受到重创。

硅谷晃动

此外,旧金山和硅谷的租金和水费高得惊人,生活费用巨大,这对初创企业和企业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据了解,在旧金山一位企业家的“集体宿舍”里,一张床的月租金是1500美元,而办公室租金更高。硅谷著名投资机构安德列森霍洛维茨(andresseen horowitz)的合伙人、瞬移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巴拉吉斯里尼瓦桑(balaji srinivasan)表示,硅谷早期的初创企业在写字楼或住房租金上花费了大量资金。

硅谷晃动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员工的工资是最大的支出。一百万美元只够一个五人团队一年的工资。这对脸谱网或谷歌来说不是大问题,但对早期初创企业来说却是巨大的压力。因为在世界其他地方,这笔钱可以招募更多优秀的工程师。

硅谷晃动

内外竞争的压力是巨大的

硅谷拒绝新技术公司,大公司垄断所有社会和人力资源,高房地产租金,高生活成本和不公平的企业文化使硅谷不由自主地开始“分散”

如果上述客观压力能够被克服,硅谷能做些什么来抵御国内外的竞争压力?

在美国,除了加利福尼亚硅谷之外,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中心还有一个“硅谷”,它是三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杜克大学——之间的三角地带。它是美国最大的高科技工业园区之一。近年来,它也成为美国大学创新体系和产业结合的典范,被称为北卡罗来纳的创新三角。

硅谷晃动

由于北卡罗来纳州在家具、纺织和烟草制造业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奥巴马政府提出振兴美国制造业的热潮后,北卡罗来纳州创新三角的企业家开始尝试将新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产业升级扭转了美国制造业的衰退。

硅谷晃动

北卡罗莱纳州的三所大学不断吸引跨国企业的R&D部门在这里落户,这往往会超过硅谷。北卡罗来纳州的优势在于其自然环境和完整的研发设施。最重要的是,北卡罗来纳的地价不像加州硅谷那样昂贵,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新的企业家。

硅谷晃动

在信息产业中,红帽软件有限公司是一家开源软件公司,由几名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学生于1995年创建。它的linux开源软件占据了世界开源软件市场的一半以上。另一家软件公司Sas也诞生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目前,该公司在全球商业智能和分析软件行业占据25%的市场份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有软件公司之一。

硅谷晃动

美国领先的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企业也在其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北卡罗来纳的医疗系统发达,而且杜克大学医学院和当地医院联系紧密。北卡罗来纳州的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5000亿美元,创新三角至少贡献了1000亿美元。

硅谷晃动

硅谷拒绝新技术公司,大公司垄断所有社会和人力资源,高房地产租金,高生活成本和不公平的企业文化使硅谷开始不由自主地“分散”。

洛杉矶现在是美国在硅谷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Snapchat、oculus riftde(一家被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的虚拟现实技术公司)和其他创新公司都将总部搬到了洛杉矶。此外,最著名的“匿名协会”使用秘密,而且它的总部也在洛杉矶,因为洛杉矶更适合社交网络的发展,它更喜欢娱乐和名利场文化。此外,纽约还聚集了另一类创新公司,专门从事电子商务、交易、设计和新媒体行业。佛罗里达州、马萨诸塞州和得克萨斯州也在发展有自己特色的“小硅谷”,他们的行动彻底打破了“硅谷不可复制”的诅咒。

硅谷晃动

毫不夸张地称硅谷为“印度谷”。在250万硅谷总人口中,有30多万印度人。早在八年前,就有这样一份调查报告,称硅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印度人,硅谷高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中有7%是印度人。印度创造的工程和技术公司比英国、中国和日本的总和还要多。

硅谷晃动

如今,印度人涌入硅谷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中,印度人占80%和90%,而在许多大公司中,印度人占70%以上。越多的印度人去硅谷中心,那里的印度人就越多。一些海外学生表示,硅谷现在不仅由印度人控制,而且在未来还将继续是印度后裔的世界。这些从小接受过良好西方教育的印度孩子,长大后将全面进入美国的政治、经济、金融、医疗、科技和教育领域,他们很有可能垄断硅谷的高科技产业。

硅谷晃动

泡沫正在滋生

事实上,早在去年纳斯达克指数升至4000点时,华尔街投资者就已经如坐针毡。他们警告称,互联网泡沫危机正在重演。

没有钱高科技是无法实现的。当美国政府削减创新投资时,风险资本开始流出。在国际上,有“硅谷”的地方不少。中国中关村(000931)、印度班加罗尔、德国、以色列、英国甚至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有赶超硅谷的势头。

硅谷晃动

当互联网进入dt时代,一股新的创业浪潮席卷全球,新兴国家的优势开始凸显。《华盛顿邮报》此前报道称,中国出现了数十个“硅谷”,随着在华跨国企业的增加,中国技术从业者的数量激增。教育和R&D的大规模投资使中国拥有了大量18-36岁的知识型人才。据该报报道,这只是开始,中国企业家越来越关注国内市场的发展。例如,有“硅谷”的城市,除了北京的中关村,上海、深圳、贵阳等城市都在建设自己的科技中心。

硅谷晃动

根据英国《卫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研究发现,中国正赶上硅谷,成为互联网巨头的所在地”,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和百度是世界十大公司中总部不在美国的仅有两家。如今,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地区都在试图模仿硅谷。

硅谷晃动

然而,与现实中的这些威胁相比,纳斯达克指数超过了5000点,这是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以来的新高,这是硅谷发展的另一个重大隐患。

目前,纳斯达克指数已升至5132点以上,并正在向5200点的技术目标迈进。许多投资者担心2000年科技股的崩盘可能会再次发生。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涵盖所有新技术产业,包括软件和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它主要由美国发展最快的数百家先进技术、电信和生物公司组成,包括微软、英特尔、美国在线、雅虎等知名高科技公司。

硅谷晃动

事实上,早在去年纳斯达克指数升至4000点时,华尔街投资者就已经如坐针毡,他们警告称,互联网泡沫危机正在再次上演。原因是亏损的科技公司即将上市,发行价格高得离谱。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行业的股价处于或接近不可持续的水平,泡沫危机可能随时爆发。

标题:硅谷晃动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