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2字,读完约2分钟
5月7日,习近平主席开始了他的欧亚之旅,他的第一站是哈萨克斯坦。正是在这里,2013年9月,习主席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人民日报》最近指出,一年多以后,习主席的访问是“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起点出发”。

在睦邻友好的形势下,商机会不断涌现。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来说,“重新开始”必将带来可观的商机。
战略机遇显而易见。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表示,要把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的新经济政策与“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他愿意将跨欧亚铁路的改造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联系起来;在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是两国最大的投资合作项目,有望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项目...在一条简单的新闻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如果扩展到“一带一路”,商机会更大。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360亿美元,占该国进出口总额的26%。麦肯锡公司的研究表明,到2050年,“一带一路”预计将为全球经济贡献80%的地区经济增长,并为中等收入国家带来30亿人口。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首次超过吸引外资规模,成为资本净出口国。同年,中国进口了近2万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每年重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

据了解,自“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以来,中哈双方已达成总合同价值数百亿美元的产能合作,中哈之间的一大批大型合作项目正在加速推进。然而,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巨大商机相比,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可以想象,“丝绸之路经济带”必将在能源、高铁、基础设施、航空航天、金融等领域展开合作。这些合作大多是大规模的、长期的、基础的,具有很大的产业带动作用。

问题是,如何抓住这个商机?首先,注意速度。机会转瞬即逝,“重新开始”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沿线各国政府如此重视和参与这一盛会,难道不是商业组织之间合作的福气吗?未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迅速崛起的企业必须是能够迅速抓住机遇的企业。第二,注重市场细分,专业取胜。大型项目也是由许多小项目组成的,这些小项目由无数的关键细节构成。这是一个利益合作和专业分工的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具有明显的跨地区、跨文化特征,要注意处理好合作与分工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做他们能做的事情,整合是一件大事。

这条大道将会开放,预计有一天会有成千上万的商人聚集在一起。
标题:“一带一路” “再出发商机”可期(社论)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5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