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0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央行宣布,从本周起,将把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截至昨日,没有一家券商同时下调了两家公司的利率,许多券商还告诉记者,该公司近期不会考虑下调两家公司的利率。

昨日,记者采访了中信、国泰君安等多家大型证券公司的业务部门,他们的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融资率仍为8.35%。
证券公司和央行同时降息是有先例的。去年底,央行首次降息,经纪商拒绝在6个月期贷款基准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利率。今年3月,央行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了0.25个百分点。当时,以中信、华泰、广发为代表的大型证券公司主动将利率从此前的8.6%下调至8.35%。然而,一些中小证券公司没有跟进。以东吴证券(报价601555,咨询)为例,该公司官方网站显示融资率为8.6%,证券贷款率为10.6%。这一次,央行再次降息,但各大证券公司选择了集体“哑火”。

上海某大型经纪公司信贷业务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该公司暂时不会考虑降低两家公司的利率。两种融资利率不是基准基准利率,而是基准市场利率,即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结构确定两种融资利率。

据了解,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的定价基础通常比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6个月期贷款基准利率高出3个百分点。
“这只是参考,不是直接联系。经纪人可以根据资金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调整,但现在资金紧张。尽管央行多次降息,但从经纪商那里取钱的成本并不低。我们将大约6.1%的两年期收益权转让给银行。”上述大型券商人士进一步解释道。

据悉,虽然本次两次融资期限为6个月,不允许展期,但由于a股市场持续走强,资金需求旺盛,客户通常在到期日开仓,因此券商很难借入6个月的短期资金来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做法是将资金的借入期限延长至一年和两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纪融资业务的资本成本。此外,受证券公司净资本的限制,一些证券公司的融资规模接近上限,而两种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也决定了证券公司没有必要主动“减少收入”。

根据东方财富的选择数据,截至5月7日,沪深股市融资融券余额为1.9万亿元。如果各大证券公司和央行同时将两家公司的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每年的收入将减少47.5亿元。

一家小型经纪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坦言,虽然将经纪业务的收益权转让给银行的成本仍超过6%,但比一年多前的6.5%要便宜得多。在央行持续降息和券商自身融资成本降低的背景下,券商跟随两个融资利率下调是合理的。“但我们采取后续策略,重点是观望,我们将密切关注大券商的趋势。”

上海销售部负责人表示,主要客户对融资利率很敏感。即使公司没有普遍的减息,实际执行的利率也会根据其融资额度和担保品的质量进行加减,这两种融资利率会有一定的折扣。
标题:资金紧俏 两融利率暂未随降息下调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6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