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0字,读完约3分钟
信贷资产证券化迎来了“增额+扩市”的好消息。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扩大5000亿元,支持证券化产品在交易所上市。这无疑将有助于资产证券化产品面对更多的投资者,提高流动性。面对未来的市场发展,专家普遍表示,今年的信贷证券化将处于稳步增长阶段,如果规模要大幅增加,就必须等到明年,因为设计产品和培训机构需要一些时间。

中国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亮表示,在过去,证券化产品只能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参与者大多是银行。现在,市场扩大到交易所后,会有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进来,从而更好地发现价格,提高产品的流动性。当庞大的银行信贷市场存量与资本市场有序对接时,将有利于银行长期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的合理化。

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将缺乏流动性的股票信贷资产打包出售给一些机构,后者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进行融资,以这些信贷资产未来可能的收益作为担保。例如,银行可以通过“欠”抵押贷款从债券市场借钱。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来说是一件好事,无论是从盘活股票、利用资源还是改善自身业务模式的角度来看。2014年以来,在相关部门的直接推动下,相关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然而,自今年年初以来,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并不像之前预测的那么大。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的数据,2015年前4个月,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规模仅为518.29亿元。

据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办公室主任杨赤(报价600015,咨询)称,该行“热情”不高,主要是因为银行信贷规模不像前些年那样吃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相对较弱,因此转移信贷资产的动机不高。另外,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一年期利率一般在5%以下,流动性不高,收入不能满足银行。此外,巨额地方债务也会对资产证券化产品产生“挤出”效应。

“简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流程,开放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等。,可以增强银行的积极性,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但下一步应该是让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探索随着市场的成熟而进行,从而激发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盘活信贷资源,腾出更多资金为实体经济服务。”宗亮说。

为了防范风险,目前有关部门只允许银行为高质量的信贷提供资产证券化。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资产证券化产品大多与不良资产和次级资产打包在一起。民生证券研究所所长关庆友表示,目前银行坏账普遍增加,银行处理坏账的手段有限。如果允许不良资产证券化,这将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和债务问题的好办法。

宗亮特别提出,证券化后的资产不能简单地根据原始资产的优劣来确定。不良资产虽然是银行的坏账,但制成证券化产品后价格低、利率高,但流动性较好。此外,只要设计和定价合理,它们对投资者来说都是好债券。(新华社)
标题:信贷资产证券化迎利好 大幅增长待明年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9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