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8字,读完约3分钟

万科和万达昨天(14日)宣布合作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微信朋友圈。

两家公司都姓“万”,都是1988年开始做房地产的,他们的创始人都姓王,都是军人,都是中国第一代房地产企业家。一个是从南方起家的住宅领袖,另一个是从东北崛起的商业霸主。当他们遇到焦虑和期待已久的“白银时代”时,他们选择了“在一起”。

“万万”合作:摆姿态还是真合作?

1984年,年轻的铁路工人王石创办了万科。当时,该公司仍是一家科教仪器公司。直到1988年,“深圳万科”的名字才被正式采用。1988年,在四川长大的王健林在大连创办了万达。将近30年过去了,现在这两个大兄弟,一个穿着一成不变的标志性套装,每天7点去上班,只在有限的空闲时间唱卡拉ok;一个人穿着英式花袜子,游历欧洲和美洲,爱上了登山和跑步,偶尔还会做饭。

“万万”合作:摆姿态还是真合作?

他们一起参加过许多商业场合,但他们从未想过两家公司会选择合作。

兰德咨询公司总裁宋延庆分析了《中国商报》的记者。万达和万科的房地产业务始于1988年。当时,乡镇企业兴起,出现了自由化的趋势。在经历了价格改革和双轨制之后,国有企业在1986年后的经济低迷时期开始实行承包制,但整个民营企业仍处于起步和徘徊的发展阶段。

“万万”合作:摆姿态还是真合作?

此后,两家公司在各自的发展轨迹中探索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在住宅产业化的帮助下,万科保持了良好的业绩增长,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而万达通过订单式、标准化的复制模式成为商业地产领域的领导者。

“万万”合作:摆姿态还是真合作?

经历了30年的动荡之后,亚洲首富王健林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已经过了需要钱的阶段。”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压力和动力。2014年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低迷,加上他想成为一个“百年老店”的愿望,促使他想办法转型。

“万万”合作:摆姿态还是真合作?

在转型的道路上,王健林遇到了忧心忡忡的老朋友王石和富有务实精神的摩羯座经理于亮。穿着英国大学条纹短袜和西装鞋的于亮代表万科出席昨天的签约仪式时表示,当万达提出与万科合作的想法时,万科反应很快,因此此次战略签约仪式得以举行。王健林告诉记者,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以供需平衡为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需要新思维、新模式。

“万万”合作:摆姿态还是真合作?

对于这一战略合作,和嘉里研究中心的傅昨天写了一份分析报告。“一亿”合作后,双方要解决新项目的布局协调、出资比例、利润水平和分配等问题。当王健林的战略决策和执行达到万科职业经理人的综合平衡和相互制衡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对于类似的问题,协鑫国际集团的创始合伙人黄立冲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签署战略协议后,大公司往往要看实际结果,看他们的真实愿望,看他们是否真的愿意长期合作。”

“万万”合作:摆姿态还是真合作?

对此,王健林昨天回应称,两家公司的合作本身就证明了两家公司的心意,在不久的将来,双方还会有合作项目。于亮还说,“让结果说话。”他还提到,押马自由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白银时代对开发商的要求更加全面和严格。一个企业不可能拥有所有的优势,这是双方合作的行业背景。

“万万”合作:摆姿态还是真合作?

去年8月,王石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他希望做一些“负责任的事情”。他回忆道,在1997年和2008年的金融动荡之后,首批几家房地产公司被淘汰,万科成为第一家。他担心万科下一个会倒下。早在2012年,王健林就曾提出要做“百年企业”的决心。

“万万”合作:摆姿态还是真合作?

世界上不乏机遇,但被载入史册的总是少数积极寻求变革的人。

标题:“万万”合作:摆姿态还是真合作?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