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7字,读完约3分钟
◎每个记者周程程都是北京人
昨天(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取消49个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将84个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制盐配额年度计划的审批、企业对外债务额度的审批、探矿权采矿权协议转让的申请等许多问题已经取消。
此外,《决定》要求今后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审批类别。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王满灿在接受《商业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完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有利于行政审批类别的完全规范化,也有利于依法规范政府对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的权力授予和限制。

盐仍然受制于垄断措施
《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取消49个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涉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20多个部门的审批权限。

具体包括取消企业发行外债额度的审批、探矿权采矿权协议转让的申请、盐业生产配额年度计划的审批、国际科技展览会等重大国际科技活动的审批、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其中,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方面,取消食盐生产配额的年度计划审批受到广泛关注。

被誉为“中国盐业反垄断第一律师”的上海律师邹家来在接受《商业日报》采访时表示,取消年度计划审批的食盐生产配额意味着盐业将更加市场化。“当年原盐产量指标计划后,开始分配到各盐矿。例如,江西有几个盐矿,去年分配给你多少吨,今年分配给你多少吨。每一个盐矿都是有计划的。”邹家来说,取消年度计划审批的食盐生产配额意味着没有计划,盐矿有更多的自主权,更依赖市场监管。

然而,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盐业办公室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对《商业日报》表示,取消审批是现政府权力下放的体现,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盐业面临的问题。“制盐行业本身的大问题是垄断,它仍然受到《盐垄断措施》的约束。即使取消年度限产计划,盐业的真正控制权还没有解决,一些盐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还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上述盐业办公室表示。

非行政许可审批终止
《决定》在重新清理一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同时,要求将84个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项目。
据了解,本届政府成立之初,国务院各部门共审批非行政许可453件。经过2013年和2014年的七轮清理,209件物品被取消。
这一《决定》也意味着“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审批范畴已经成为历史。“近年来,国家减少了大量的行政审批项目,但一些普通人的经验(引用603883,咨询)并不那么明显。为什么?一方面,有些行政审批项目是针对企业的,离老百姓的生活还很远。更重要的是大量非行政审批项目的存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王曼传奇。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朱在接受《商业日报》采访时表示,这符合管理与分权相结合的要求。在分权的大趋势下,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激发市场活力是必要的。
标题:取消生产额度审批 盐业步入市场化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9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