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91字,读完约5分钟
有人曾这样评价山西:“生于煤,困于煤”。山西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自身的经济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然而,由于资源问题,山西现在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的背后,变革迫在眉睫。

担心经济衰退
今年第一季度,山西gdp同比增长率仅为2.5%,在全国排名第二,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事实上,早在2009年,山西省就经历了gdp“滑铁卢”——第一季度gdp负增长8.1%,上半年gdp负增长4.4%,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上半年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的省份。去年,该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4.9%,比2013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

现在,转型的痛苦再次出现,人们不禁想到出路在哪里。
2011年11月,山西省被批准为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改革试验区。山西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大省,煤炭及相关焦炭、冶金和化工产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结构不平衡,产业单一。因此,山西将首当其冲受到宏观经济下滑的冲击。此外,过去两年“崩溃模式”的腐败造成了直观可见的经济停滞。

目前,山西工业经济增长缓慢,不仅是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外部因素的结果,也是该省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突出反映。特别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工业投资不足、投产项目少、大中型企业增长乏力、融资昂贵等,导致全省工业运行异常困难,面临的下行压力比其他省份更加严峻和突出。

产业结构转型的痛苦
经济衰退已经成为一种心脏病。去年以来,山西省领导召开了多次调研座谈会,探讨可行的方法,并对相关行业进行政策指导。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对形势的紧迫性描述如下:“拉动投资,找到融资,要政策。所有领导人都必须自己动手。”

从国家层面来看,现有的发展模式不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因此,寻求结构转型已成为当前经济调整的重中之重。聚焦山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改革与改革司司长孔玉源曾评论说:“山西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既有区域典型意义,又有全球示范意义。”

数据下降不仅是经济下滑、市场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体现,也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承受的痛苦。事实上,很多煤炭相关企业都陷入了困境,包括吕梁、大同、古交、阳泉等主要产煤区,煤炭库存积压,企业融资困难。此外,据记者了解,煤炭和炼焦煤等大型国有企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然而,这种痛苦必须克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资源型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山西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结构转型的曙光
总体而言,山西经济不存在“硬着陆”的风险。然而,转型的紧迫性仍然考验着该省的毅力和智慧。
鉴于山西省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已成为转型的一大突破口。山西省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2014年,有24个旅游项目在省发改委挂牌,总投资740亿元。与此同时,215家资源型企业转型为旅游业,总投资400亿元,社会资本1700亿元。去年,山西省旅游业实现了23.5%的高增长率;今年一季度,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574.07亿元,同比增长16.8%,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

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发展和扶持第三产业,注重可持续发展,是山西转型中值得称道的。然而,许多人对此表示担忧。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学院经济发展战略专家吕认为,与过去能源产业的巨大贡献相比,旅游业难以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该省旅游资源开发较差,培育市场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内,旅游业很难承担沉重的责任。

在这种背景下,仅仅从煤炭行业来看,原有的发展模式确实不可持续。煤炭相关产业会被彻底抛弃吗?对此,业内人士普遍持否定态度。一位长期关注地区经济发展的专家表示,目前应该大力发展以煤炭为基础的高科技产业。近日,山西省启动并实施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西行动计划》和《山西低碳创新行动计划》,探索构建低碳引领、创新驱动的国家煤炭科技产业创新高地,将科技创新作为煤炭产业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发展的根本路径,实现了从“煤老板”到“煤炭部门老板”的转变。

密切关注金融服务
经济发展和转型离不开金融支持,转型也依赖于金融贡献。去年11月,副省长王奕心主持召开了煤炭企业融资困难和融资成本分析协调专题会议,对金融机构信贷存量和贷款期限结构提出了要求。此前,记者采访陕西国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官永清时,她表示,对于产能过剩的企业,金融机构不应该简单地抽逃贷款、打压贷款,而应该用财力引导企业转型。截至3月底,山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8020.5亿元,比年初增加982.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196.7亿元,比年初增加637.9亿元。

此外,数据显示,山西的民间资本已达数万亿元。为了实现民间借贷的阳光化和规范化,该省探索建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为民间借贷搭建免费融资服务平台。如今,私人资本的作用已经显现。去年前三季度,在1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中,民间投资增速高达40%。据业内人士分析,民间投资大多集中在新兴产业,其发展有利于促进山西经济转型。

目前,山西省稳定和促进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新兴产业需要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省长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15年山西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增长6%。人们普遍认为,山西经济要实现突破性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持之以恒。
标题:走出“一煤独大”困局的工具箱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2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