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27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政府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全国银行业金融信息登记系统》(以下简称《金融信息登记系统》)发布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市场年度报告(2014年)》(以下简称《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银行金融管理规模稳步扩大,金融管理资金继续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超过10万亿元的财务管理资金通过债券、非标准资产和股权资产的配置投资于实体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年度报告》建议,首先是投资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以直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二是适当参与股权投资和长期债务投资,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为理财产品创造投资工具(如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从而将企业的融资需求与社会投资资金直接联系起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

规模稳步增长
《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共有55,012种理财产品,理财资金余额为15.02万亿元,比2013年底增加4.78万亿元,增幅为46.68%;2014年,日均财务余额为13.75万亿元,比2013年增加4.16万亿元。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居各类资产管理业务之首。

从运营模式来看,虽然封闭式理财产品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开放式理财产品正在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共有3604种开放式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5.24万亿元,分别占市场总量的6.55%和34.91%。与2013年底相比,开放式理财产品的资金余额增加了3.56万亿元,增幅为210.51%,占比18.43个百分点。由于2014年下半年增幅较大,年末开放产品占整个市场的比重较6月末提高了14.67个百分点。

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资金余额仍然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截至2014年底,国有商业银行理财资金余额为6.47万亿元,占整个市场的43.06%,比2013年底增加1.42万亿元,下降6.25个百分点;其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其理财资金余额为5.67万亿元,占整个市场的37.74%,比2013年底增加2.52万亿元,增长4.45个百分点。

个人投资者仍是银行融资的主力军。截至2014年底,一般个人客户理财产品余额为8.95万亿元,占所有理财产品余额的59.58%,比2013年底下降4.58个百分点;机构客户专属产品资金余额为4.44万亿元,占理财产品资金余额的29.57%,比2013年底增长3.69个百分点。

持续输血,实体经济
2014年,银行理财市场共发行理财产品180,507种,平均每月发行理财产品15,042种,累计募集资金113.97万亿元(包括2014年所有开放周期开放式理财产品累计认购金额),平均每月募集资金9.50万亿元,产品发行和募集资金分别比2013年增长25.31%和61.70%。从封闭式理财产品来看,全年共发行理财产品175,220种,共募集资金41.31万亿元,比2013年分别增长29.60%和23.06%。

就资产配置而言,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银行存款和非标准化债务资产是理财产品配置的三大类资产,占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91.22%。据统计,10.71万亿元财富管理基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准资产和股权资产投资于实体经济,占财富管理基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67.92%。

从理财产品在实体经济中的分布来看,理财基金全年在土木工程建设上的投资最多,总计2.12万亿元;其次是电力和热力生产及供应业和农业,全年分别积累了1.33万亿元和1.03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监管部门的积极引导和监督下,非标准化债务资产重点监管行业和领域的金融管理资金投入有所下降,余额由年初的2406.6亿元下降至年末的2125.4亿元,下降281.2亿元,降幅11.68%。具体而言,涉及“两高一盈”行业、商业地产(经济适用房除外)和地方融资平台的非标准资产规模均有所下降,分别比2013年底下降42.67%、16.85%和2.04%。

商业正面临变革
展望2015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适度放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实施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在金融市场中,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进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不断深化,金融服务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不断增强。新形势也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如下:

一是加快银行理财业务转型。银行理财产品已经从预期回报率转变为公开净值。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本市场逐步复苏等外部环境下,以及银行理财基金规模不断扩大、短期产品错配、长期资产错配等行业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预期收益率产品形式不利于真正落实理财产品的风险承担主体,也不利于充分揭示产品风险。因此,通过创造可购买、可赎回、具有浮动收益的开放式净值理财产品,银行可以通过动态管理和组合投资的方式灵活配置各种金融资产,分散单一基础资产的风险,从而解决实体经济需要长期资金而理财资金需要流动性的矛盾。同时,产品的风险和回报可以通过净值的波动及时向投资者披露,这将彻底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赎回。

二是推进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工具多元化,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原则上理财产品资金使用应与实体经济直接挂钩”和“引导银行将理财业务规范为(博客、微博)债务直接融资业务”的政策指导下,银行作为融资企业、资金、投资者等资源的金融服务中介,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实现投资工具的多元化,从而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
标题:银行理财:高效支持实体经济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2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