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1字,读完约3分钟

5月18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股票英利绿色能源(Yingli Green Energy)收盘下跌12.4%,至1.49美元,其股价在数小时后继续下跌逾31%。自今年5月以来,该股已下跌21%。作为全球第二大太阳能制造商,英利在上周五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份报告中,对其“继续运营”的能力提出了“实质性质疑”。该公司表示,其高负债水平、持续亏损、无法筹集新资金等行业风险,加上贸易纠纷等因素,意味着该公司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

资金链条承压 英利自曝持续经营成疑

业内人士指出,英利目前正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其负债率高达95%,远远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高负债带来的主要问题是高财务成本,短期内无法改善。

资金链条承压 英利自曝持续经营成疑

资金有破损的风险

英利在报告中指出,过去,它主要依靠商业银行的贷款来为公司资本支出和营运资本需求的重要部分融资。预计这种模式在未来还会继续,但人们对公司继续经营的能力存在很大怀疑,英利近年来遭受了严重的净亏损。

资金链条承压 英利自曝持续经营成疑

英利强调:“我们已经重新审核了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12个月的现金流预测。本公司管理层已全面考虑历史现金需求、2015年预期债务偿还义务、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和支出的计划以及可选融资计划。管理层还乐观地认为,该公司的太阳能组件出货量和毛利率不会大幅下降。然而,诸如经常性亏损、负营运资本和债务偿还的不确定性等事实和环境仍然使人们对该公司作为一个盈利企业继续经营的能力产生重大怀疑。”

资金链条承压 英利自曝持续经营成疑

财务报告显示,英利未能如期实现2014年扭亏为盈的目标,连续第四年亏损,亏损金额达12.7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95%。与此同时,整个光伏产业已经开始显示出复苏的迹象,英利的困境只是一个例子。在美国上市的天合光能(Trina Solar)、阿泰斯特和晶科(Jingke)等光伏企业在2013年和2014年实现了扭亏为盈,并进入了复苏渠道。2014年,全球太阳能发电新装机容量达到48.1千兆瓦的新高,其中中国新增13千兆瓦,排名第一。2015年,中国的年新增装机容量目标已增至17.8千瓦

资金链条承压 英利自曝持续经营成疑

市场担心情绪变暖

资金风险使投资者对英利的担忧明显升温,甚至更悲观的内部人士也担心他们会步尚德的后尘。

英利在报告中还表示:“如果你不能继续经营,你必须清算你的资产。英利通过清算或分解获得的资产价值可能远低于我们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价值。”英利称,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其未偿短期贷款为人民币101.121亿元,未偿中期债券为人民币17.133亿元,未偿长期债务为人民币28.582亿元。英利正与大股东就贷款和私人配售的可能性进行谈判,预计筹资最高可达6亿元人民币。

资金链条承压 英利自曝持续经营成疑

事实上,自上个月以来,关于该公司的负面谣言已经在市场上传播开来。ihs太阳能研究高级主管Ash Sharma表示:“就像几年前看尚德一样,我们再次看到了另一个行业领导者的潜在失败。”在2012年和2013年被天合光能超越之前,英利是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在此期间,该公司做出了一些令人质疑的战略决策,比如赞助国际足联世界杯,以及未能向上游进军多晶硅制造业。两者最终都被证明是昂贵的,这可能导致他们目前的悲惨局面。然而,我们再次看到,太阳能行业没有一家公司“大到不能倒”。

资金链条承压 英利自曝持续经营成疑

英利首席财务官王一宇表示,英利正逐步化解其高负债,并拓展新业务。他对未来两年将英利的债务水平降至行业平均水平70%-80%充满信心。

标题:资金链条承压 英利自曝持续经营成疑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