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01字,读完约6分钟

在过去的40年里,美国已经吹大了一个超级“纸币泡沫”。在这个泡沫中,经济正变得过度金融化和消费化。美国政治理念、政策战略和军事行动的相当一部分也受到了这个泡沫的支持。但这是脆弱的,难以长期维持。从过度金融化的角度来看,美国似乎很难避免重复大英帝国的错误。

布雷顿森林体系蜕变的历史效应

人们普遍认为尼克松关闭美元-黄金交易窗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事实上,这仅仅是以黄金交换标准为核心的体系的终结,而整个体系的网络形式和机构却继续保留并一直运行到今天。有人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二”,这并不坏。然而,就以美国财政部为中心,美元为主导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两套政策形成的整套机制在1971年后仍照常运行,并影响着全球经济和金融秩序,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因为美元摆脱了黄金的束缚,这个系统被美国政府更自由地控制和使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蜕变的历史效应

只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能够收集到一些资源,世界上的一些地区仍然对这些资源有需求,这足以使美国财政部的决策产生全球影响,或者如一些学者所说的“美国财政部的国际化”。美国在这两个机构中都拥有否决权,这证明了它的绝对优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蜕变的历史效应

起源于凯恩斯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思想,从一开始就很难从凯恩斯一贯的美元与黄金挂钩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中得到理解。因为凯恩斯最想摆脱金本位制,甚至诅咒黄金是“野蛮时代的遗物”。或许凯恩斯已经明白,如果美元不被关进笼子,它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美国政府在国际货币体系框架的帮助下操纵和玩弄的利器。这种锋利的武器伤害男人和女人。因此,尽管不情愿,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建立在黄金交换标准的基础上。即使是凯恩斯当时设计的国际货币“bancor”也是以黄金为基础的定价单位。当然,为了进一步开放其商品的全球市场渠道,确保出口收入和利润的可预测性,美国也希望建立以黄金为核心定价基准的国际货币体系,使汇率结构相对清晰和稳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蜕变的历史效应

即便如此,在1950年至1970年的所谓“资本主义黄金时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作并不顺畅。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围绕国际赤字、黄金和美元外流以及美元平价等问题,美国与迅速增长并积累盈余的法国、德国和日本之间的分歧和矛盾越来越突出。尼克松和他的顾问们认为,通过停止美元的可兑换性和彻底清除黄金,不仅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困扰前几届政府的问题,而且可以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全球机制以及急剧贬值的美元来消除国际收支逆差,然后随着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逐步恢复美元的价值,从而巩固其作为全球标准货币的地位。但这只是逻辑,不是现实。自那以来,美元一直呈贬值趋势。美国的外贸赤字和财政赤字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在扩大,它依赖于涌入全球的盈余美元回流来为其“双赤字”和私人债务融资。

布雷顿森林体系蜕变的历史效应

在过去的40年里,美国已经吹大了一个超级“纸币泡沫”。在这个泡沫中,经济正变得过度金融化和消费化。美国政治理念、政策战略和军事行动的相当一部分也受到了这个泡沫的支持。但这是脆弱的,难以长期维持。美国是否能避免其前身大英帝国的老路,仍不确定。至少有一点不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英国,那就是美国现在掌握着世界货币印刷机,并主导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然而,随意印刷美元钞票是一种伤害一百人、损失八十人的手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面临着外部和内部压力。

布雷顿森林体系蜕变的历史效应

一方面,美国在1970年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和中东欧实施了具有一定条件的“发展政策”。在开放门户、开放市场和经济金融化的过程中,它也使这些地区的市场美元化。然而,随着拉美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中东欧休克疗法的失败,布雷顿森林机构,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信誉受到极大损害,相关经济体不再信任和依赖这些机构。

布雷顿森林体系蜕变的历史效应

另一方面,2008年起源于美国和欧洲的货币金融危机,尤其是仍深陷泥沼无法自拔的欧洲,当然希望imf给予大力援助。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过去五年的表现和效果远远不能满足欧元区的需求。欧盟不再把主要希望寄托在这个组织上。与日益严重的危机相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积累的资源远不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充足。一直担任欧洲主席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努力寻找增长的途径。例如,它想通过增加新兴经济体的基金份额来大规模增加资本,但被美国以一票之差否决,很难实现。这使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发展中地区以及欧洲和美国的核心地区越来越尴尬。

布雷顿森林体系蜕变的历史效应

今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部治理结构、决策程序、运作模式、组织结构、业务方向和运作模式、人员配备和结构、工作效率等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庞大、臃肿、复杂、官僚化、繁琐、低效,甚至难以回归。,财务可持续性令人担忧。这与机构最初设计者的初衷相去甚远。基于上述情况,随着地缘政治的缓和和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各大洲的主要经济区域已经基本建立了多边发展金融机构,有些区域甚至超过了一个。这不仅是对布雷顿森林机构的补充,也是一种效率敦促。

布雷顿森林体系蜕变的历史效应

从过度金融化的角度来看,美国似乎很难避免重复大英帝国的错误。法国已故著名经济史学家布罗代尔将资本分为商业资本、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将金融资本视为“圣灵”,随着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不断积累而发展和丰富。法宪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认为金融资本是银行与产业资本的“整合与互动”。一些学者将法西定义的金融资本与“金融资本”区分开来,用后者来指以“钱生钱”为中心,主要表现为投机性特征的货币资本。布罗代尔和法西恩都根据欧洲大陆的资本和经济变化的历史来定义和理解金融资本。两者都不涉及“金融资本”,但它确实存在,尤其是在英美经济体。

布雷顿森林体系蜕变的历史效应

如果脱离工商业资本的“金融资本”过于复杂,甚至处于主导地位,就会带来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所强调的“金融市场不稳定”,而“明斯基时刻”危机就会一再发生,不断侵蚀经济基础,这是过度金融化的必然结果。

布雷顿森林体系蜕变的历史效应

(作者是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标题:布雷顿森林体系蜕变的历史效应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