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6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以来,牛市具有明显的获利效应,公共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发行规模激增已成为新常态。

根据《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官方微博微信:证券日报微基金)和风信息的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1日,今年已有85只新基金提前关闭,占所有已设立新基金的40%以上。从发行规模来看,26只基金平均一天卖出39.28亿元,不仅远远超过了19.96亿元的市场平均水平,而且覆盖了5只基金中的3只,今年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最近募集的中国邮政信息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基金(Aiji、净值、信息)在首次公开募股的第一天就募集了126亿元人民币,仅在发行后一天就结束了募集。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是任,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的公募基金冠军。

26只“日光”基金平均首募39亿元明星效应成“闪电发行”关键

事实上,预筹资金的新常态从去年就开始了。

数据显示,2014年新成立基金的平均时间为16.6天,而2015年以来新基金的平均时间缩短至12天左右,尤其是5月份以来,只有10.96天。从2009年到2013年,新基金的平均招聘期分别为28.8天、26.3天、26.28天、23.34天和20.36天。值得注意的是,牛市代表性的标志已经出现:初始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巨型基金相继诞生,许多基金提前结束了融资。《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从银行等渠道了解到,5月20日发行的中国邮政趋势选择混合基金原计划出售至6月2日,但仅用了3天就筹集了70多亿元,也于5月22日提前结束。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披露,截至今年4月底,国内公共基金资产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元,达到6.2万亿元。3月份,近1万亿元的月度增速也创历史新高,牛市特征一览无遗。

26只“日光”基金平均首募39亿元明星效应成“闪电发行”关键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的一名记者发现,今年推出的大部分较好产品都集中在新兴产业、改革、信息、趋势等与市场热点相符的话题上,如中国邮政的信息产业、富裕国家的改革势头、中国邮政趋势的选择等。以中国邮政的趋势选择为例,该产品积极寻找未来三至五年处于高景气周期、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行业,并以安全边际为代价,积极配置战略与之产生共鸣的公司。在开放期间,基金会采取了均衡配置的理念,采用了大金融+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农业现代化、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智能医疗)的模式。

26只“日光”基金平均首募39亿元明星效应成“闪电发行”关键

除了产品本身,基金经理的个人魅力也是产品“闪电释放”的关键。

华泰证券(Quote 601688,Consulting)指出,最近几个月,大部分具有募集资金吸引力的基金经理都是近两三年业绩良好的明星基金经理。除了中国邮政信息产业基金经理任之外,刚刚提前募得的中国邮政精选走势,由该公司另一位明星基金经理许负责管理。截至5月20日,徐从2012年12月21日开始管理中国邮政的中小型基金,在147只同类混合基金中排名第二,回报率为261.46%,年化回报率高达70.30%。

标题:26只“日光”基金平均首募39亿元明星效应成“闪电发行”关键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