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24字,读完约6分钟

记者了解到,安徽和浙江一直在推进相关工作。安徽省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基地的意见》,这是安徽省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举措。浙江省相关部门也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框架下的浙江制造业战略研究”,最终形成“浙江制造2025”。

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中国制造2025”日前正式发布,提出在许多关键领域推动突破性发展。今后,各地将根据各自的产业优势,加快制定地方规划,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措施。

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安徽和浙江已经在推进相关工作。安徽省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基地的意见》,这是安徽省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举措。浙江省相关部门也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框架下的浙江制造业战略研究”,最终形成“浙江制造2025”。

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本地版本计划将陆续推出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基地的意见》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充分发挥投资主体作用深化项目工作的意见》近日发布,这是安徽省实施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

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安徽从设立专项引导基金、扩大产业投资基金规模、国家支持优先、支持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明确了支持政策。安徽省每年将投入20-30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新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产业化、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新工艺示范应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第三方检测测试平台建设。《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充分发挥投资主体作用深化项目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六个重点方向和领域,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改善民生。

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浙江大学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参与的“中国制造2025”框架下的浙江制造业战略研究已经启动,最终将形成“浙江制造2025”。目前,浙江制造业已形成较大规模,但仍存在产业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弱、品牌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制造业发展整体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

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天津已经发布了15个关键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包括空民航、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生物医学和医疗设备。

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

《中国制造2025》提出智能制造是两个产业深度融合的主要方向,许多地方在智能制造方面具有优势。早在2013年10月,浙江就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为第一个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国家示范区。2013年,通过“机器替代”,浙江省普通劳动力减少了70万人;从2014年1月至8月,全省每万元工业工人数量下降了9.1%,主要从事简单劳动的经营者减少了60万人。由于这些高端设备的使用,解决了大量技术人才的就业问题。《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4月发布,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机器替代”专项,进一步推进“两个产业”深度融合。

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在“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天津提出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报价300024,咨询)、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机器人零部件、机器人先进材料和加工技术等。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目前,天津有100多家机器人相关企业,整体产业规模25亿元,初步形成了武清区、开发区和临港工业区三个技术优势明显的科技园区,其中武清区设立了专业机器人园区,临港工业区聚集了10多家机器人企业。为了支持机器人产业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2014年,天津还面向全国征集了重大机器人科技专项。项目总数达到40多个,第一批支持18个项目,对选定的项目给予高达200万元的补贴。

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在东莞、佛山等制造业中心集中的珠江三角洲,通过智能制造引领制造业完成产业升级和人才结构优化迫在眉睫。以东莞为例,2014年发布了《东莞市推进企业机器替代行动计划(2014-2016)》,市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科技东莞”项目,专项补助企业实施“机器替代”。2015年,《关于实施〈东莞制造业2025〉战略的意见》第一篇文章提出加快开启“机器替代”时代。截至目前,东莞已在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推广了505个“机器替代”应用项目,投资金额达42亿元。

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加快上市公司布局

黄河旋风(报价600172,咨询)于5月21日宣布,公司将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收购明江智能100%的股权,交易对价为4.2亿元。工匠智能是一家在工业4.0、R&D智能工厂和中国项目实施领域发展迅速的企业。在智能采集板、数据采集设备、制造执行系统、服务操作系统、大数据专家系统等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于汽车、汽车零部件、电动汽车、仓储等领域。,并正在扩展到家电、钢铁、钢结构、教育等领域。

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黄河旋风希望借助明匠的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加强公司向现代高端制造业的扩张。随着Industry 4.0概念的逐步推广,公司还将利用并购的机会引入智能生产设备和系统,优化自身钻石制造生产线的现有生产流程和工艺,以及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成本控制、流程再造等。,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流程,加快上市公司的发展,从而实现向智能生产企业转型的目标。

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报价600169,咨询)近日宣布计划增加收入24.35亿元,用于R&D及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的升级改造,以及天津滨海基地的海洋工程设备产业化项目。R&D及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的改造升级项目主要包括车轴精锻生产线、地铁及城市轨道关键零部件大修生产线的搬迁和智能化升级,以及关键零部件实验平台基地的建设。

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台中天津滨海基地海洋工程设备产业化项目主要是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产业化生产。“中国制造2025”提出9大任务、10个重点领域和5大项目。该项目属于“十大重点领域”的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科技船舶。

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中国巨视(报价:600176,咨询)最近宣布计划增加收入不超过50亿元,用于埃及8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二期工程,以及巨视集团36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的冷修及技术改造项目。

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玻璃纤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玻璃纤维企业通过“两业融合”、“工业互联网”等措施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玻璃纤维是新材料的重要代表,为信息技术、航空空航天设备、海洋工程设备和高科技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设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提供重要的原材料。

标题:多地加紧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