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16字,读完约2分钟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

在这个规划中,北京被定位为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的“四个中心”;天津市计划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R&D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导区;河北省已调整为四个基地,主要涉及产业转型升级、贸易物流、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科技成果转化。

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多年来,三大产业之间缺乏协调,同质化竞争严重,一直受到批评。当京津冀协调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时,三地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产业合作,实现三方共赢?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商报记者采访了研究京津冀产业布局多年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叶。

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河北有承接工业的能力

Nbd:很多评论说这三个地方的产业同质化严重。这种同质化的主要方面是什么?

叶:产业同质化是真的,但是产业内部也有分工。以汽车行业为例,三个地方都有涉及,但BAIC的产品相对高端,适应北京市场,而天津的汽车产品主要是自主品牌,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不会形成同质化竞争,所以三个行业的相似性不高。

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Nbd:沧州BAIC落户项目背后,是双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但企业本身有没有转移的意愿?

叶:这是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政府可以制定政策和计划,但最终去哪里是企业的自主选择。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政策应该形成一种推力,将不符合北京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推出,而天津和河北应该增加吸引力,让企业认识到离开北京到天津和河北发展对他们有好处。这些政策可以是租金和税收优惠,或者是相关配套产业的完善。

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国家统计局:河北有能力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吗?

叶:硬件方面,河北没有问题。北京对外开放的核心功能是非资本的,包括现代设备、批发和零售等。这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较少,河北有能力承接。

问题是,在解决工业救济问题的同时,公共服务的配套设施应该跟上。当产业来到河北,人们就会来到河北,河北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也应相应匹配,生态环境也应进一步改善。

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但是北京的优势资源对人才也有很高的要求。好医院的医生怎么才能放心去河北?

叶:这是一个机制问题。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在北京周围建立医疗中心,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这个医疗中心必须保证医疗水平接近原医院。同时,两地之间的交通应该足够方便,医生可以在原医院和医疗中心探望病人。

北京缺少空,河北缺少机会

北京被定位为“四大中心”,其中经济中心主要是科技创新中心。你认为北京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叶: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不仅要辐射京津冀,成为国家创新的典范,更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之源。北京成为国家科技创新“领导者”没有问题,但与新定位的差距在于全球影响力的扩大。

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目前,北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6万美元,而东京、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一线城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在5万至6万美元之间。要成为世界级城市,北京需要升级和发展。但是现在北京的城市布局非常紧凑,土地资源被许多传统的低端产业所占用,环境压力也很大。如果原始产业发达,很难达到国际一线城市的水平。

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因此,北京应该放开低端产业,为空城市升级和发展腾出空间,吸引更多环保和科技含量更高的高端产业,同时避免吸纳更多的人。

国家统计局:这些产业将如何转移到河北?

叶唐林:北京缺少发展空的空间,河北缺少发展机遇。河北定位为“四大基地”,第一个是产业转型升级基地,需要北京的支持。河北本身拥有煤炭和铁矿石资源,劳动力丰富。依靠自身发展,必将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与北京的合作,河北可以利用北京的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并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能,同时承接北京相对低端、吸纳劳动力过多的产业,一方面可以为河北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北京大城市的疾病。

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在京津冀的大局中,河北需要如何与北京合作?

叶:河北“四个基地”定位的第二个方面是商贸物流。现在北京正在转移大型批发市场,如大红门、新发地和动物园。河北能否建成一个贸易和物流中心,取决于它能否很好地承接这些市场。

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第三个方面涉及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在环境保护方面,河北需要中央政府和北京出台环境补偿政策,制定协调机制,确保通过环境保护来养活人民,而不是依靠工业发展,从而降低地方发展的动力。

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第四个方面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河北要把北京的R&D成果转化为河北,需要深化体制改革,简化行政管理,下放权力,转变政府职能,提供良好的政府服务。

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北京自身发展问题的解决和职能的解除,河北“四个基地”的建设也就顺理成章了。

北京和天津应该共同建设一个金融中心

天津一个基地三个区有什么优势?将来需要添加什么?

叶::就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而言,天津做得很好,而北京正在弱化这一功能。

天津三个规划区中的第一个是国际航运的核心区域。目前,以天津港(报价600717,咨询)为代表的天津航运能力已经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天津自由贸易区获批后,天津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核心区域并不困难。然而,天津和河北在航运能力方面存在竞争。下一步是整合河北港口,最大化京津冀整体航运能力,提升整体区域影响力。

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二是金融示范区,天津需要与北京深入合作。北京有人才优势,天津的金融创新只需要人才,天津和北京应该联合起来建设北方金融中心。

第三个领域是改革开放的先导领域。天津滨海新区在2006年是国家级新区,天津在这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

北京、天津、河北的协调发展将对全国产生什么影响?

叶:京津冀是一个跨行政区的合作。长期以来,我国行政系统的纵向协调没有问题,但各省之间没有协调机制和横向沟通。相比之下,长江三角洲的协调性更好。上海是长三角地区实力最强、行政管理水平最高的城市。江苏和浙江都承认它是老大。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让老板更好的带领大家一起发展。

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然而,京津冀地区的行政层级是不对称的,如果横向协调机制能够理顺,也将对全国跨行政区域合作起到示范作用。

北京-天津-河北应该不同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吗?

叶:这不是什么大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与上海、深圳与广州之间的重复和冲突很小,不会形成直接竞争。

标题:京津冀应理顺横向协调机制 形成跨区域合作样本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