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4字,读完约3分钟
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如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和免疫细胞疗法的批准最近被取消。此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科技部多次出台政策,组织生物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开展精密医学和基因测序研究。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相关消息来源,精密医疗计划有望被纳入国家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在优惠政策的推动下,精密医学有望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些政策支持
相关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政府高层高度重视精密医学,责成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精密医学也迎来了一批政策支持。

2015年3月,第一批肿瘤诊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发布。同月,科技部召开首届全国精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计划在2030年前投资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政府支持400亿元。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早些时候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科技部正在进一步完善精密医疗计划,有望将其纳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4月1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部组织生物医学等领域的专家,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讨论了精密医学研究计划。
5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决定》,指出取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和免疫细胞治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的审批。

国家政策的支持将有利于精确医学的相关领域,如基因测序、细胞治疗和干细胞。西南证券(报价600369,咨询)认为,2015年全球精密医疗市场预计接近600亿美元,2015年至2020年增长率将达到15%,是医药行业增长率的3-4倍;2013年,基因测序的市场规模约为45亿美元,2013年至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21.2%,而2012年至2017年中国和印度的复合增长率为20%-25%。

癌症检测市场领先
短期内,个性化医疗技术和产品对关联公司收入的贡献有限,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未来将会给关联公司带来可观的增值。
目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允许12周以上的高危孕妇使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无创产前筛查。以这次检查为例,我国每年的新生儿数量约为1600万。按照10%的市场渗透率,3500元/人,空房市约为56亿元/年。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将继续下降,这将进一步开拓市场。假设成本下降到1500元/人时,渗透率达到50%,预计市场将上升到120亿元/年。

考虑到每年300万到400万的癌症病例,基因测序的应用是巨大的。据《世界癌症报告》统计,2012年中国癌症病例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率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要治疗这种恶性疾病,一方面要加大治疗药物研发的突破,另一方面要从精确治疗的角度在治疗技术上有所突破。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癌症治疗正逐步从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转变,从而实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精确治疗已成为癌症治疗的趋势。

对于癌症的个体化治疗,国家卫生计生委只批准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研究所、北京博鳌医学研究所和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随着3月底第一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实验单位的宣布,许多基因公司开始进入肿瘤检测市场,争夺这块大蛋糕,其中华大基因的子公司华大医药进展迅速。
标题:精准医疗进入发展快轨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6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