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8字,读完约2分钟
新三板市场“固定涨幅后全部盈利”的投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一些上市公司出现了发行价低于实施定向增发前市场价格的情况。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意味着一些投资者单纯追逐政策分红预期的阶段即将结束,真正考验投资者眼光的新三板价值投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

市场价格低于固定价格
新三板上市公司勃朗特于4月14日发布了股票发行计划,计划以每股30-60元的价格向合格投资者发行不超过350万股的股票。这个问题将采取调查的形式。订户可以根据意向书的内容向公司报告认购价格和数量。公司董事会将按照价格优先、数量优先和时间优先的原则确定发行对象、发行价格和股份数量。

勃兰特发布上述公告前后,该公司的股价在35元至45元之间徘徊。当时公司表示,市场对公司的股票有良好的预期,股价稳步上升,公司对其未来发展有足够的信心。公司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补充营运资金、规划全球销售渠道、研发工业机器人(报价300024,咨询)和扩大产能。然而,固定增长尚未发生,公司的股价已被“打破”。5月21日,勃朗特的股价跌至一个月来的最低点,达到23元。27日,该公司股价收于30.79元,接近私募询价区间的下限。

与勃兰特相似,也有寻求真理的智慧。4月8日,公司发布了提价计划,确定的发行价为每股15元。自那以后,该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剔除股权分布因素后,5月25日公司股价跌至8.65元。5月9日,公司将定向发行股票的价格改为10元。

促进价值投资
“剔除因除息、除息、转让方式变化、一日波动等因素引起的股价调整后,部分造市企业的收盘价低于定向增发的发行价。”一些私人投资者告诉《中国证券报》,这种情况伴随着新三板投资模式的变化。此前,新三板的投资气氛热烈,部分投资者只是追求政策红利的释放预期。然而,目前这一阶段即将结束,真正考验投资者眼光的新三板价值投资特征越来越明显。

安信证券中小企业融资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参与新三板私募已不再是一种万无一失的盈利方式。投资者需要科学计量固定价格,合理参与固定认购。
该负责人表示,在a股市场,私募“破发”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在熊市。与a股市场不同,新三板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权通常没有锁定期。当增发实施前出现“间歇期”时,a股的市场反应和上市公司采取的措施能否为新三板上市公司提供借鉴还有待观察。
标题:新三板部分公司定增前跌破发行价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8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