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8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28日在第12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表示,要加快改革创新,建设开放、包容、竞争、合作的期货衍生品市场,更好地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

建设开放包容竞争合作的期货衍生品市场

姚刚指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为中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走出去”,发挥其定价服务和风险管理功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舞台。据估计,经过十年的努力,“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与中国的年贸易额将达到2.5万亿美元。加快我国期货市场发展,逐步提高大宗商品定价能力,不断丰富各种风险管理工具,有利于为交易企业提供定价服务,为市场主体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汇率波动风险提供套期保值工具。“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商品资源丰富,与中国商品品种密切相关,资源优势互补明显。加强区域间期货市场的合作与协调发展,有助于加强合作与交流,增强区域经济凝聚力,加快实现设施互联互通、贸易和金融中介畅通,进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各方互补共赢。

建设开放包容竞争合作的期货衍生品市场

姚刚强调,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新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部署和要求,中国证监会将深入贯彻新《国家九条》精神,加快改革创新,努力建设开放、包容、竞争、合作的期货衍生品市场,更好地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

建设开放包容竞争合作的期货衍生品市场

一是加快市场创新,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优化期货新品种上市机制,努力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和新工具,完善期货衍生品市场体系。积极准备并与各方合作,确保原油期货顺利上市和安全运行。试点股指期权发展商品期权市场。适应实体经济多元化、个性化的风险管理和定价需求,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创造条件。探索经销商制度建设,培养专业经销商团队。积极推进期货经营机构的创新发展。

建设开放包容竞争合作的期货衍生品市场

第二,积极推进对外开放与合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研究开放期货衍生品市场的总体策略和实施步骤。以原油期货为突破口,逐步引入外国投资者参与中国期货市场。研究和推广各种对外开放方式,包括合同及其结算价格授权。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建设开放包容竞争合作的期货衍生品市场

第三,注重监管转型,切实提高监管效率。继续深化权力下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多层次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创新监管理念和方法,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维护“三公开”市场和投资者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监管体制改革,优化市场规则体系,降低市场成本,提高市场效率。继续推进《期货法》立法工作。

建设开放包容竞争合作的期货衍生品市场

第四,加强市场基础工作,优化市场发展软环境。由NPC金融经济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做好中国期货市场的经济影响研究”。同时,我们将继续深化市场培育,推进清算和消除不必要的限制,积极引导有风险管理需求的投资者,特别是工业企业和金融机构进入市场交易。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和舆论宣传引导。(参见版本a02和a13)

标题:建设开放包容竞争合作的期货衍生品市场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