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8字,读完约4分钟
■目前,宏观调控不仅要避免因担心滑坡而踩油门,还要偏离新常态,回到过去的老路。还必须随时掌握方向,配合灵活适度的油门、离合器、档位和刹车。操作保持稳定的速度

经济下行压力对就业和民生的影响有限且可控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国际角度来看,压力来自全球经济复苏势头的缺乏,国际机构降低了对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就国内而言,产能过剩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36个月下降,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滞后影响更加明显。劳动力成本和环保成本的刚性增长给企业带来了持续的压力。

尽管面临多重压力,中国经济仍保持适度增长。要判断经济增长是否正常,首先要看波动是否剧烈,尤其是趋势是否有可能继续大幅下降;其次,这取决于经济增长的下降是否明显影响就业和民生。从趋势来看,3月份的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并没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而是反弹到了繁荣区间的5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这表明存在向上的支撑力量,经济增长不太可能停滞;从就业和民生的角度来看,失业率一直稳定在5.1%左右,pmi中的员工指数显示出稳定和复苏的迹象。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近两个月消费者的就业和收入预期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对就业和民生的影响有限且可控。

事实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结构调整的结果。从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下降趋势是以资源为基础的行业,如钢铁、煤炭、化学品和有色金属;与消费相关的食品、服装和医药、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公共产品改善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稳定或快速增长。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经济不仅运行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且其结构的优化表明增长的驱动力正在从粗放型向创新和改善公共服务的“双引擎”转变。

办好五大文章,充分挖掘增长潜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年度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7%左右。根据当前人口变化状况、城市化节奏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保证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支持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从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来看,今年稳增长的压力不小。但是,只要我们积极改善成长环境,充分挖掘成长潜力,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潜力来自于在促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伟大文章。关键是积极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项目投资,有效解决公共投资的融资问题,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稳定增长中的支撑作用。

潜力来自于通过改革和创新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做得很好。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中国新注册企业数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7.7%和91.1%,反映了中国在简化管理、下放权力、鼓励群众创业和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

潜力来自于做好消费驱动。目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7500美元,正处于加快消费结构升级阶段。如果能够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改善消费环境,引导消费行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强。

潜力来自于搞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区划,齐心协力做好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必将从整体上提升区域竞争力和产出效率。

潜力来自于做好促进绿色发展的工作。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也催生了绿色产业的大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宏观调控需要力量和智慧,需要加强预调和微调
如今,中国的经济型轿车正行驶在崎岖的上坡路上。虽然我们对动力充满信心,不担心中途熄火或速度下降过快,但我们还是要小心驾驶。由于害怕滑坡,必须避免猛踩油门,以免偏离新常态,回到老路。还需要随时掌握方向,通过油门、离合器、档位和刹车的灵活、适度操作,保持稳定的速度。

也就是说,复杂经济背景下的宏观调控需要集中精力和智慧,需要加强预调和微调。关键是要做好宏观形势的实时监控和准确预测,准确把握和引导企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预期,在相关宏观政策出台时保持协调配合。特别是要在短期宏观调控和长期改革转型之间取得平衡。
标题:中国经济仍在合理区间 需加强预调和微调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1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