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2字,读完约4分钟

如果您打开该列,

几千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代代相传,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

沟通历史和未来,连接中国和世界。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新时期国际秩序深刻调整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从战略优势出发,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得到了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的愿景与行动》近日发布,标志着这一理念的蓝图已经绘制完成。“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积极能量,古老的丝绸之路正显示出新的活力。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

从今天开始,该报推出了“共建一带一路”专栏,从不同角度、多种形式阐述了“一带一路”的概念、意义、举措和成就,直接抨击了“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回应了国内外的关注,全方位展示了这一重大举措的全貌。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

春风慢慢带来温暖,爱引领丝绸之路。3月28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公布,并由此勾画出“一带一路”共建的蓝图和指南。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

从高层领导到地方积极实施,从筹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启动丝绸之路基金,从促进多边合作到重点项目建设...中国政府在推进“一带一路”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

“中国的远见,世界人民的期望和福音”,“给沿线地区的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帮助我们实现共同繁荣”……沿线国家纷纷称赞,给予了坚定的支持和良好的前景。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

这是一条开放合作的道路-

建设“一带一路”符合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坚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的世界经济。自“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已得到沿线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无论是建设“一带一路”还是筹备AIIB,中国的态度始终是开放的,不仅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欢迎五大洲的朋友张开双臂参与这一盛会。“一带一路”将构筑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提高“东进”开放水平,加快“西进”开放步伐,推动内陆边境地区从开放边缘走向前沿,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助、面向世界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

这是一条和谐包容的道路-

古丝绸之路是国家和人民交流的结晶。从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四大发明到西域的香料、珠宝、药物和血马,它们不仅与商品贸易有关,而且与东西方两大文明也有联系。“一带一路”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友谊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交流、人才交流、媒体合作、青年妇女交流、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深化双边和多边合作巩固舆论基础。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份政府奖学金。沿线国家举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书展,合作创作和翻译广播影视产品,共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一带一路”超越国家,跨越时间/时间/0/,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

这是一条互利共赢的道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禀赋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比较优势不同,互补性强。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一带一路”的建设将有助于沿线国家和中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区域市场深度融合,将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动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应,形成互补互利的良好局面。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

“一带一路”是一个覆盖面广、跨越时间长、建设任务重的宏大系统工程。“这不是一个中国家庭的独唱,而是沿途国家的合唱。”以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为契机,中国将与沿线国家携手共进,平等谈判,兼顾各方利益,体现各方诉求,共同推进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层次的开放、交流和融合。随着“一带一路”的逐步推进,它将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

“结合是强的,但孤独是弱的”。顺应合作和建设“一带一路”的趋势,中国正与沿途其他国家合作,书写“开放包容的新华章”,发出合作共赢的最强音。

标题:人民日报:“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