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7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3日电-暂停交易已经7个多月了,但啤酒花(600090)的详细重组计划尚未披露。去年年底,啤酒花宣布将啤酒资产出售给嘉士伯,重组同通堂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通堂”),并将其转型为一家制药公司。然而,在重组目标公布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通融堂的股东人数迅速增至19人,其中11人是投资机构。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表示,pe突然入股并不排除一些企业将利益转移给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可能性。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啤酒花的秘书唐女士,但截至发稿时,电话无人接听。
Pe股票或可疑的利益转移
在本轮a股牛市中,大多数投资者都尝到了甜头。然而,持有啤酒花的投资者已经等待了7个多月。
去年9月8日,由于重大资产重组,啤酒花暂停上市。4月8日晚,啤酒花宣布相关各方仍在积极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报道,此次啤酒花资产重组拟将公司持有的包括新疆乌苏啤酒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在内的资产出售给嘉士伯啤酒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其指定的国内关联方;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购买湖北通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他股东持有的通天药业100%的股权。

自啤酒花停牌以来,通兑堂重组的详细计划尚未公布。在停牌期间,作为重组目标的通融堂的股权变动继续全面展开。
去年12月23日,合在重组进展公告中首次披露了通融堂的股权结构。共有9名股东,其中大股东通融堂投资(tongjitang Investment)持股59.46%,gpc毛里求斯有限责任公司和印度支那投资者分别持股16.07%和16.06%,其他6名股东均为pe背景。

根据啤酒花2月14日披露的通济堂股权结构,股东人数已变更为13人,新增4人,分别是深圳史圣金坚(有限合伙)持股8.3333%、开元金源(有限合伙)持股5%、开元金通(有限合伙)持股5%、新疆史圣金昆(有限合伙)持股1.6667%。截至3月10日,合披露同济堂股东人数为15人,新面孔包括新疆史圣新津、西藏建新田桓、新疆华师资本和上海青浦(有限合伙),之前出现的开元金源和开元金晶退出。在3月31日的公告中,同堂的股东变成了19人,前第三大股东印中投资者退出,北京梁静新牛润英(有限合伙)、上海延河等私募股权公司接管,曾经退出的开元金通再次加入。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报道,一些M&A人表示,随着M&A的持续活跃和重组,一些质量较好的企业在被收购或借壳上市前往往会进行新一轮融资。一方面,这将为企业自身“增肥”,有助于增加资产评估的价值,也不排除一些企业将利益转移给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可能性。

同济堂需要更多的资本投资
公告称,同堂药业是一家中外合作企业,注册资本为4499.14万美元。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的批发和零售业务。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同堂药业所处的行业为“F批发零售业”中的“51类(批发行业)”。截至目前,湖北通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通堂药业59.46%的股权,是公司的最大股东。

记者查看工商资料,发现通经堂药业在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其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为自然人张梅花。根据官方网站,该公司的业务领域包括连锁药店、医药物流、卫生管理、医院和连锁诊所。公司拥有60多家分公司和子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20亿元。

早在几年前,同堂就想在海外上市和交易其股票。现在,随着借壳上市,同舟离上市的梦想又近了一步。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国内医药连锁企业之一,通天药业更注重零售。然而,近年来,连锁药店企业的整体生活并不好。前些年,价格战蔓延全国,激烈的竞争使行业利润缩水;同时,连锁药店也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整体情况不是很好。对通融而言,它也需要更多的资本投资来支持自身企业的长期发展。

啤酒花在3月13日晚公布了2014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32亿元,同比下降13.39%;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3775.92万元,同比下降60.02%,基本每股收益0.10元。合称,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期收入下降主要是受新疆整体形势影响,控股子公司新疆乌苏啤酒有限公司的啤酒销量下降。
标题:同济堂借壳啤酒花PE抢入股 业内:不排除利益输送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1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