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22字,读完约8分钟

今年以来,新股出勤率的快速增长可能与即将进行的登记制度改革有关。除了“可持续盈利”不再是拒绝ipo的理由之外,国际电工委员会对募集资金项目审计的关注也在减少。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注册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ipo)审核的重点和企业参会比例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

4月10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布了主板审计委员会第71次会议和创业板审计委员会第28、29、30次会议的审计结果。在同一天举行的四次审计会议上,共有八家首次公开发行公司出席了会议,除一家公司取消审计外,所有公司均获得批准。4月8日,五家首次公开募股公司都获得批准。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首次公开募股的出席率大幅上升,达到90%以上,与前两年的出席率有所不同。与此同时,"可持续利润"问题不再是本次会议的主要障碍,此前该问题曾阻碍许多参与公司上市。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ipo会议率大幅上升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截至今年4月10日,中国证监会共审核了97家企业的ipo申请,其中只有3家未获批准,占3.09%;另有三家公司暂停投票,占3.09%;其余91家企业通过审核,占93.81%。此外,还有三家公司被取消。最近一次是4月10日,广东田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取消。然而,取消审核并不意味着没有出席会议的希望。如2月6日被取消的四川中光防雷技术有限公司,3月27日被安排再次参加会议,并成功参加了会议。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与2014年和前几年相比,自2015年以来,出勤率大幅上升,而拒绝率大幅下降。2014年,中国证监会对120家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事项进行了审核(会后另有5家进行了审核),其中10家被否决,占8.33%,109家通过,占90.83%,1家暂停投票。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事实上,与前一年相比,2014年的出勤率有所提高。据业内人士透露,这可能与2013年ipo暂停以及对你排队的财务抽查有关。经过这一轮检查,"大浪淘沙"和长时间的等待,在宏观经济低迷,企业可以留在和仍然坚持首次公开募股,一般都是良好的质量。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记者注意到,2006年至2012年,中国证监会的ipo核准率相对稳定,尽管表面上仍保持在75%至85%的水平。然而,一些发行人意识到在申请过程中很难通过发行审核会议,所以很多人自愿撤回材料。因此,实际通过率长期保持在三分之二的水平。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从2006年到2014年的八年中,审计人员总数为1986人,其中1331人通过了考试,实际通过率为66.85%,约占三分之二。

今年以来,新股出勤率的快速增长可能与即将进行的登记制度改革有关。自登记制度改革方向明确以来,首次公开发行应先监管后监管,强调信息披露的完全完整性,突出中介机构的作用,注重事后问责,逐渐成为监管共识。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可持续利润”的问题并没有阻碍这次会议

看看今年仅有的三家ipo被拒企业,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毋庸置疑。商业运作有起有落,有得有失。要求每个企业都继续盈利,这无疑与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不符。事实上,持续盈利的要求也是许多ipo公司财务数据不真实的主要原因。纵观全球资本市场,这一标准显然没有被广泛采用。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记者注意到,去年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抓紧出台股票发行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性,降低小微企业和创新企业上市门槛。”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为了落实这一部署安排,自今年年初以来,包括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内的监管部门一直在吹牛,称持续盈利不再是审计的重点。相反,审计主要关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合规性。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上述市场化改革趋势已经反映在2015年第一季度的审计结果中。通过梳理历年来上市公司被拒绝的原因,可以发现在2013年之前,可持续盈利能力是上市公司被拒绝的原因中最常见的问题。然而,在2015年迄今被拒绝的三家公司中,主要涉及公司的独立性,如关联交易和横向竞争,以及会计问题。这两种类型的问题存在于所有三个被拒绝的公司;第二,标准化运作和信息披露,而可持续盈利能力不包括在内。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根据部分保荐人提供的信息,每年ipo失败的原因略有不同,但主要有三个方面:例如,2010年前三个因素是可持续盈利能力(47%)、独立性(20%)和募集资金使用情况(11%);2011年的前三大因素是可持续盈利能力(52%)、募集资金的使用(17%)和独立性(16%);2012年排名前三的因素是独立性(31%)、可持续盈利能力(25%)和募集资金的目的(3%)。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让我们具体看看这三家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今年被拒绝的原因。

根据审计委员会的公告,索通在第二次会议上的发展有两个原因。一是与酒钢集团及其子公司有密切的关联交易;第二,公司不断增加的余热发电和电力成本之间的矛盾。据悉,索通发展的主要业务是研究和开发,生产和销售预焙阳极。2011年,它未能进入中小企业板块。2014年,它搬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有着相同的筹资项目和筹资规模,但不同的是当前行业低迷和审计重点的变化。据了解,索通发展向酒钢集团的子公司甘肃东兴铝业出售预焙阳极,并向酒钢集团及其下属企业购买原材料和电力能源产品。独立选举委员会质疑,随着筹款项目生产能力的进一步释放,其业务独立性无法得到保证。一些市场参与者指出,一家公司与关联方交易是可以理解的,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其独特的优势。然而,一旦成为上市公司,由于关联交易导致的业绩持续性差的风险就应该由公众投资者来承担,这是监管当局所关注的。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嘉华化工一直关注的问题有四个,也遭到了拒绝:第一,一个企业的收购行为是否是代表实际控制人执行的,因此存在独立性问题;二是联创节能预付款(报价300343,咨询)是否符合行业标准;三是销售支付中个人代付的会计问题;四是华斌董瑞化工公司应付款信息披露不一致。这四个问题都不涉及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目前,中工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存在三个问题,前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是针对公司的独立性。例如,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交通部公路研究所(简称公路研究所),与发行人不属于同一业务,不存在上下游关系,但发行人已将产品销售给公路。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是交通部的下属单位,控股股东是实际控制人的全资子公司。发行人的许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交通部门系统中担任职务,是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和关联方。发行人的客户基本上是运输系统中的企事业单位。因此,独立选举委员会要求公司详细解释其独立的市场导向能力,其与市场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公司的业务是否取决于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单位。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信息、教育和宣传重点的微妙变化

除了“可持续盈利能力”不再是拒绝ipo的理由之外,我们还可以发现,独立选举委员会对融资项目的审计不够重视。三家被拒绝的企业的筹资项目没有被询问。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另一方面,通过梳理独立选举委员会提出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总结出独立选举委员会关注焦点的变化。自2015年2月以来,独立选举委员会还公开披露了公司在独立选举委员会上提出的问题。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通过梳理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独立选举委员会也关注了一些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和筹资项目,然而,他们最终被允许参加会议。

例如,最近刚见面的四川荀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意到,其目前的网络游戏加速器市场仅限于pc平台,其空市场主要来自国内网络提供商之间数据交互不够顺畅的现状。发行方这次提出的子项目之一是手持终端在线游戏加速和网络游戏加速。尽管国际电工委员会怀疑四川荀攸网络的网络游戏加速器市场是否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其他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而萎缩,但它并没有阻止它们的相遇。

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例如,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于4月3日召开会议,注意到其在英国和美国的卷绕机市场逐渐萎缩,2012年至201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7679亿元、1.53178亿元和1.2296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405.23万元、3083.27万元和257.2万元。员工人数分别为432人、422人和315人,均呈大幅下降趋势。2012年至2014年,非标机器的产销率分别为96.15%、73.33%和57.63%,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人们对他们筹资项目的前景表示怀疑。然而,没有理由阻止他们参加会议。

标题:铺垫注册制改革 IPO过会率升至九成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