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1字,读完约5分钟
自昨日以来,上市保险公司披露了2015年第一季度的保费记录,寿险业务同比增速并不理想。四大是整个行业趋势的缩影。结合中国保监会公布的寿险行业前两个月保费数据,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全行业保费增长率将“缩水”超过预期。

一些投资者大喊失望,一些分析报告甚至给出了负面解释:他们担心年保费增长率。事实上,经过对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记者发现还有一个事实,即今年第一季度保费增长率有所萎缩,即2014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异常因素。然而,这些因素在2015年不会出现,保费的年高增长率仍在预期之中。

政策博弈导致的“季节性缺口”是不正常的
平安保险(报价601318,咨询)、中国太平洋保险(报价601601,咨询)和新华保险(报价601336,咨询)第一季度保费公告昨日发布。就“骨干”寿险业务而言,与2014年同期三大保险公司20%的保费增长率相比,今年仅安全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率,其他两家公司的增长率同比大幅下降。

虽然第一季度整个寿险行业的保费还没有公布,但从今年前两个月的公开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今年寿险增长缓慢。根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数据,2015年1-2月,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为4620.56亿元,同比增长19.59%;从2014年1月到2月,同比增长率高达60.84%。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与当前市场普遍看好保险业高增长率的论调不一致。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在为今年的增长率而焦急,并怀疑保险业是否仍值得配置。

《上海证券报》记者对前两年的数据及相关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后得出结论,今年第一季度保费增长率出现萎缩,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寿险行业出现了异常的季节性缺口。今年寿险保费的季节性特征将遵循前几年的规律,高增长率仍在意料之中。

业内人士都知道,中国的寿险保费收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和所谓的“良好开端”因素。在统计了大量相关数据后,记者发现,在2004年至2014年的11年中,1月份的平均保费收入占全年保费收入的12%,远远超过了按时间均匀分布计算的8.33%;从1月到2月,累计保费收入占全年保费收入的平均比例达到22%,远远高于按时间表计算的16.67%。

然而,2014年寿险保费收入的季节性差距远不能用“好的开始”来解释。2014年1月,寿险保费收入占全年保费收入的20%,1-2月累计保费收入占全年保费收入的30%。从同比增速来看,2014年1月,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8.06%,1-2月同比增长60.84%。与前两个月的超高保费增长率相对应,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保费增长率大幅下降。

记者从采访和调查中了解到,2014年寿险保费收入的季节性特征与往年有很大不同,这是保险公司为了维持现金流而与监管政策博弈的结果。
为保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中国保监会于2014年2月发布《关于规范高现金价值产品的通知》,并于2014年4月1日实施银行保险新政策。因此,各大保险公司都提前做了“布局”,从2014年1月开始,他们通过银行保险渠道免费抢先销售高现金价值的产品。

基于上述原因,2014年中国寿险保费收入呈现出远超正常年份季节性规律的起伏特征。在业内人士看来,以去年前两个月如此高的寿险保费基数来看,今年同期19.59%的增长率并不容易,而今年保费实现高增长率的可能性也很高。

两个逻辑支持今年保费的高增长率
由于2014年的异常影响因素在2015年不会出现,预计2015年寿险保费的季节性特征将遵循往年的规律。
根据2004年至2013年的数据,1月至2月的寿险累计保费收入占年保费收入的15%至25%。即使10年内最高比例为25%,2015年全年寿险保费收入仍将达到1.8万亿元,同比增长45.6%。

除了历史数据,该计算结果可能有两个逻辑支持。
首先,2015年保费收入的大幅增长可能是由银行保险公司的增长带来的,这与银行保险公司正在改变寿险行业市场结构的趋势是一致的。从今年1-2月的寿险行业数据可以看出,老式大型寿险公司的保费增长率普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以银行为基础的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保费增长率大幅翻番,成为行业保费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第二,得益于去年以来股市的上涨,保险公司2014年的投资表现将有力支持2015年分红保险产品的旧保险更新和新保险销售。
因此,今年的寿险保费记录似乎在增长率上“缩水”,但实际上并不像一些分析指出的那样乐观。相反,这可能表明寿险行业保费收入的年增长率将超高速增长。
标题:寿险首季保费增速“缩水”真相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3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