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9字,读完约5分钟
财富管理是一项创新业务,可以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也是信托行业的转型方向。
然而,这并不像建立一个品牌来进行财富管理那么简单。是否有相应的资源与之匹配,是否有足够的可持续服务和投入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信托公司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是否做好了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的准备:一是是否从公司的战略高度对家族财富管理进行定位;第二,是否有匹配的资源输入作为支持;第三,是否有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定位:它为什么迷人
目前,财富管理市场正如火如荼。国内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第三方金融机构、私募基金、公共基金管理公司等。都是财富管理服务的提供商。目前,中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金融开放和老龄化社会的关键时期。居民对财富管理和金融需求的意识越来越强。许多机构的预测显示,中国的私人财富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各方的竞争只会使市场变大,而且似乎还远远没有到分蛋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不同的理财机构各展所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信任的优势如何体现?作为一种财产管理制度,信托的核心内容是“受他人委托代为理财”,“财务管理”是信托公司的核心业务,“受托”是业务实现的方式。信任系统的灵活性和多功能优势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私人财富增长率高达49%,投资信托产品的财富规模增长了82%。信托投资成为推动中国财富大幅增长的最重要原因。

那么,信托为谁提供财富管理呢?根据2007年《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新规定,信托投资的门槛为100万元。银监会“99号文件”出台后,信托公司的职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即定位为为高端客户提供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现代信托机构和资产管理机构。因此,信托公司的转型是基于高端客户。

事实上,这一领域的变革已经开始显现成效。截至2014年底,在13.98万亿元的信托资产中,个人合格投资者主导的集合基金信托占30.70%,机构客户主导的单一基金信托占40.44%。上述信托资产投资者结构由机构主导,个人合格投资者协助,高端信托客户结构初步形成。此外,2014年集合资金信托占比首次超过30%,在信托资产总额增速下降的情况下,增速加快,进一步表明信托业转型效果明显。

资源:如何提供财富管理
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信托业务大多为商业信托,全方位的私人理财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内居民财富的快速积累和人们理财观念的成熟,包括私人理财信托业务在内的民间信托业务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2014年,信托业务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即融资信托业务减少,具有浮动收益特征的公益产品开始发挥作用。现金流量管理业务、私募股权基金合作业务、私募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投资性房地产信托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和受托境外理财业务等资产管理产品发展显著;同时,交易管理驱动的服务信托业务也有了显著发展。

投资信托和交易管理信托的推广,是信托公司在微观层面上适应投资者多元化的资产管理需求和高净值客户的理财需求,在宏观层面上指明信托行业转型发展的根本方向。可以说,除了融资业务,信托公司还可以做很多事情。然而,根据新的评级方法,信托公司可能被列为369家。信托公司根据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标准,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开展业务。

同时,如何保持信托产品发行的连续性,使产品多样化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的闲置资金,这些都对信托公司的传统业务模式提出了挑战。面对现实,如果信托公司习惯于从金融家的角度开发产品,发行单项产品,这条路可能会越来越窄。

服务:如何以需求为导向
通常,财务管理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产品层次,表明一种产品或资产被添加到客户的投资组合中;第二个是投资组合级别,它表明客户的整个投资组合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的。这是为了满足财务管理实体不断变化的需求而进行的升级。

作为资金提供者的主体,居民的需求不仅包括基本保障、保值增值,还包括继承等多种需求。现在,越来越多的信托机构认识到“销售产品是一种被动的方式,资产应该根据资金的需求进行配置。”

理财的本质是对理财客户进行全面的财务规划,确保理财客户的上述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信托公司作为服务高净值个人的财富管理机构,应抓住切入点,紧紧围绕客户需求,实现高净值客户的专业化资产配置和财富安全需求。例如,在海外资产配置方面,调查显示,中国高净值客户对离岸资产的配置要求更高、更多样化,但目前国内离岸资产配置渠道非常有限。随着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家庭离岸资产管理成为高净值家庭的主要选择。因此,在中国大力建设离岸家族资产信托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标题:找准在财富管理中的切入点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5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