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29字,读完约8分钟
浙江网新数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新数码”)上下游众多小微企业通过“银企直联”的方式,先后从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获得8000个融资项目,总额4亿元,其中最小的只有3000元。

得益于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创新的“应收账款保理融资服务”,华为近百家小微供应商解决了100多亿元的融资需求...
近日,记者赴浙江、深圳调研采访时发现,以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为突破口,越来越多没有贷款希望的小微企业不仅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银行融资,而且依靠核心企业的信贷,享受到了与大企业同等的服务待遇。

国内银行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首次在国际市场上得到肯定。今年1月,上述两个创新案例均获得了美国《全球金融》杂志评选的全球大奖。
中国银行贸易金融部副总经理姜旭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经拓展了华为、浙江大学网信(600797,共享)、富士康、比亚迪(002594,共享)等500多个供应链金融项目。为上述核心企业的8000多家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2009年至2014年,中国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量从740亿元快速增长到近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8%,实现跨越式发展。

今年,银监会在原有小微企业“两不低于”贷款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小微企业贷款申请率不低于去年同期”的考核指标,这无疑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中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的创新可能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其中一个启示是:
创新应该跳出来,然后再沉下去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叶新杰表示,要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银行首先要跳出经济的整体特征,然后再投身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安排。
“我已经在it行业工作了十多年。在交易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大。然而,在传统银行看来,我的小企业仍然不值得信赖,信用审查也难以通过。”作为网络新数码的下游经销商,杭州华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陈长廷告诉记者,他已经困惑了很多年。

浙江网新数码是联想集团的经销商,下游有华昌电子等150多家小经销商。用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杨水平的话来说,“这些经销商都是小微企业,甚至不是‘中间企业’。”

2012年,网新数码承接了联想的一项新业务,但当时,无论是增加投资还是消化风险,网新数码都遇到了瓶颈。该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郑回忆说:“我们非常希望银行能够帮助提高下游经销商的融资能力,减少资金占用,提高销售业绩。在这个过程中,新网络与中国银行发生了碰撞。”

在中国银行量身定制的“销售易通”经销商融资方案中,中国银行依托网新数码提供的信用支持,占用核心企业信用额度为下游经销商提供融资,融资资金用于支付核心企业。这不仅有效解决了经销商的融资问题,也实现了网新数码下游销售资金的即时提取。由于业务瓶颈的快速突破和销售业绩的显著提高,网络新数码获得了云南和贵州的一级分销权,成为联想集团的一级分销商之一。

“这项创新确实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因为资本越大,就越有可能抓住机会。”陈长汀告诉记者,公司前几年的销售额只有1.2亿元,但去年达到了1亿元。截至记者采访时,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已在供应链中拓展了400个核心客户,惠及1200家上下游企业。供应链金融的业务量从2009年的230亿元跃升至2014年的400亿元。

“今天的市场竞争早已不仅仅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叶新杰表示,银行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首先要跳出经济的整体特征,然后再潜心研究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布局。

以此为创新的逻辑起点,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设计了个性化供应链融资方案,将华为的信用延伸至上游供应商,有效降低了供应商的进入壁垒;并通过创新使用保理融资产品,帮助供应商提前收回应收账款,缓解财务压力。截至2014年,我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累计融资金额接近1300亿元。

启示2:
创新不仅需要产品,还需要重塑系统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贸易财务部副总经理郭?说过去很多小微企业根本没有信用记录,但通过易销模式,在银行信用信息系统中经过几年的交易贷款和还款记录,这些小微企业相当于为自己积累信用记录,这将更有利于银行今后的信用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微企业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是有帮助的。

姜旭告诉记者,中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采用了“1+n”的信用管理体系,其中1为核心企业,N为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和经销商,甚至包括电子商务平台。
通过对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特征的深入研究,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套涵盖上下游企业主要信用、债务减免、供应链管理等因素的供应商评价和准入制度,并针对不同的供应链类型设定了差异化的准入条件和审批权限,实现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整体批量授信。

“过去许多小微企业根本没有信用记录。但是,通过易销模式,这些小微企业在银行信用信息系统中经过几年的交易贷款和还款记录,相当于为自己积累了信用记录,这将更有利于银行今后的信用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将帮助小微企业建立整个信用体系。”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贸易财务部副总经理郭?说。

郑告诉记者,在合作之初,中国银行向网络新数码投入了6000万元的信贷额度,并将其分解给下游经销商。"可以说,我已经触及了信用申请的新的数字之光."陈长廷坦言,2012年他第一次收到的授信额度为130万元,2013年约为180万至200万元,现在增加了约270万元。

此外,作为优质核心企业,中国银行对网新数码的贷款利率相对较低,有利于其下游经销商,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然而,陈长汀认为这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过去,贷款合同签订一年,销售亿达可以用贷款来偿还——事实上,这种模式使其低于传统模式。”

据悉,目前中国银行已经创造了一批创新的供应链产品和产品组合方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涵盖应收账款、货物质押和应付/预付账款三大类的产品体系。

启示3:
“internet plus”实现了银行和企业之间的无缝连接
优化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对客户来说非常棘手。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贸易财务部总经理丁杰经验丰富。中国银行通过核心“1”找到了自己的“N”,而这些“N”也是优质企业。在供应链融资的支持下,“N”又变成了“1”,然后向上延伸,不断扩大集团。

“客户晚上在网上提交申请,他们通常可以在第二天早上9: 00借钱——如果不是因为方便,公司怎么能申请3000元呢?”杨水平表示:“亿达销售的一大创新就是将线下模式转移到线上,基本实现了t+0处理。”

“快”也是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一大特色。采用与核心企业、银行和企业直接联系的方式,或者通过网上银行进行网上融资,整个业务流程实现了无纸化操作。仅2013年至2014年,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就通过电子平台直接或间接服务了约17,000家新的中小企业。

据了解,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改善客户体验,中行专门开发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系统(scf系统),实现了供应链金融在线运营的全覆盖。在两地之间的采访中,记者也感觉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正在使得网上融资成为供应链金融创新的方向。

让郑深深感受到的是:“产业融合是必然的。每年都会有一些小微企业走出去,一些新企业加入进来。但是,在网上融资之后,小微企业在下游渠道的生存能力确实提高了,这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不仅企业从中受益,中国银行自己也开始了网下融资无法完成的业务,带来了客户结算、存款等巨额利润。据估计,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的贸易融资业务收入约有50%来自供应链产品。

优化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对客户来说非常棘手。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贸易财务部总经理丁杰经验丰富。中国银行通过核心“1”找到了自己的“N”,而这些“N”也是优质企业。在供应链融资的支持下,“N”又变成了“1”,然后向上延伸,不断扩大集团。
标题:银行“链”上创新 产融跨界共赢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5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