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9字,读完约4分钟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大、最活跃的群体,与经济增长、就业和技术创新密切相关。如何帮助小微企业走上成长和成功之路,是各界持续关注的热点,也是城市商业银行应对新形势必须坚持的基本业务。成都银行作为地方经济的建设者,坚定不移地推进小微企业发展战略,积极转变思维,通过创新为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帮助地方经济建设。

模式、产品、机制:“一个都不能少”

截至2014年底,成都银行小微客户贷款余额308.88亿元,比年初增加53.24亿元,增幅20.83%,数万小微客户获得信贷支持。

模式创新是量身定制的

有大量的小型和微型企业,它们是混合的。如何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资于更多的优质小微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杠杆效应,是成都银行面临的关键问题。成都银行通过改变传统营销模式,与政府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大力实施精准营销,将目标客户定位为政府大力支持的优势行业和重点商业区的优质小微企业,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便捷优惠的融资服务。

模式、产品、机制:“一个都不能少”

在具体措施上,本行创新开辟了优质企业“绿色审批通道”,优先受理和审批,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及时解决企业资金缺口问题。

同时,遵循政策导向,实行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最大限度地惠及企业,积极争取财政贴息、担保补贴等支持政策,通过“借新还旧”的形式为企业续贷,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让企业轻而易举地打好仗。

模式、产品、机制:“一个都不能少”

产品创新一直在进行

正如在土地上播种时,树木将会生长,森林将会收获,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发展也将经历不同的阶段,如初始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不同阶段的企业有不同的业务特点和融资需求。

模式、产品、机制:“一个都不能少”

成都银行引入风险分担机制,加强与市区政府部门和担保公司的合作,共同出资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池,创新推出一系列企业支持产品,为当地不同发展阶段的优质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最高贷款额度3000万元,最高融资成本不超过8.2%。在成都银行的支持下,英德生物、华日通信等一批本地优质企业逐渐成长,甚至成为各自行业的区域领导者。

模式、产品、机制:“一个都不能少”

对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小微企业,成都银行为其配套了适应不同特点的创新产品。对于想在学校创业或提前毕业的企业家来说,“创业贷款”可以解决创业初期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来说,如果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资金瓶颈,成都银行配套的产品是“科创贷款”。最后,顾名思义,“拓展贷款”是针对成熟企业,为其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模式、产品、机制:“一个都不能少”

“只有为企业提供适合其整个生命周期的产品,植根于区域经济的地方银行才能真正实现协调发展。”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机制创新增强内部实力

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成都银行不仅在模式和产品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还通过加大渠道建设、深化行业合作、改善内部管理等方式,增强内部实力,不遗余力地帮助小微企业。

模式、产品、机制:“一个都不能少”

成都银行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签署了《关于建立深化合作机制的谅解备忘录》,充分利用政府力量在产业研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大型投融资项目、园区开发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从而推动成都工业经济在“新常态”下的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未来,成都银行还将主动与商业、贸易、服务业等政府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扩大小微企业服务半径。

模式、产品、机制:“一个都不能少”

为了制定出符合行业发展的财务计划,成都银行借助外力对医药、汽车等重点行业进行了行业调研。基于对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特点、未来趋势、融资特点、风险关注、目标客户等的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和业务流程优化,逐步形成管理优势,进一步发展“小、快、精”的小微业务特色。

模式、产品、机制:“一个都不能少”

成都银行在12个直属分行设立了中小银行部,均配备了懂行业、精业务的小微专业人才,为全行小微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未来,成都银行还将加强专业机构建设,在全行设立中小银行部,进一步扩大小微账户经理队伍,逐步实现小微业务的“个人定制”,努力为更多小微企业提供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

标题:模式、产品、机制:“一个都不能少”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