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9字,读完约5分钟
2015年第一季度,地方外贸数据陆续发布。就长江三角洲而言,对外贸易的增长率是“上升和下降”。
与中国进出口增长率的下降相一致,上海、江苏和安徽的对外贸易增长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浙江一季度外贸增长3%,好于周边省市。
然而,浙江商业研究院院长张汉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第一季度浙江对外贸易的良好开局得益于前两个月的大幅增长,总体形势仍不乐观。

从总体情况来看,一季度长三角各省市的进口仍然疲软,四省市的进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一些新的增长点逐渐出现。例如,跨境电子商务在第一季度成为浙江外贸的一大亮点。

与趋势相反,浙江增长了3%
虽然全国外贸总体形势不佳,但长三角一季度外贸形势有升有降。
据公开数据显示,上海、江苏和安徽的对外贸易增速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上海同比下降3%,江苏和安徽分别下降2.2%和3.5%。
然而,在同一时期,浙江的对外贸易呈现出“逆向增长”的现象。一季度浙江外贸同比增长3%,进出口总额4774.8亿元。
由于春节的影响,从月度数据来看,各省的数据波动很大。以浙江为例。今年2月,浙江外贸出口同比增长率达到93.2%,远高于通常的增长率,而3月份这一数字下降了26.6%。

据杭州海关分析,今年一季度浙江外贸开局良好,主要得益于该省持续的产业结构转型、外贸出口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提高、该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欧美市场的稳定以及亚洲、非洲和拉美新兴市场的有效发展。

然而,浙江商业研究院院长张汉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第一季度的增长是由于浙江前两个月的增长率较高,总体形势仍不乐观。根据他参与的相关研究,企业仍然觉得利润水平在下降,订单都是短订单和小订单。企业对未来的繁荣持悲观态度,应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的未来发展。

与浙江相比,上海与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之间的进出口值由去年同期的8.6%上升到目前的6%,对美国的进出口值下降了1%,对日本的进出口值下降了8.7%,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

江苏也受到外部市场疲软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江苏与日本和香港的贸易额均呈下降趋势,日本和香港这两个贸易伙伴对江苏进出口下降的贡献率为88.2%。自今年年初以来,由于去年基数较高,江苏省的私营企业出现了下滑。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2012.4亿元,同比下降8.1%。

此外,由于商品价格下跌,上海和江苏的一般贸易额下降,其中占上海贸易总额56.1%的一般贸易进出口下降了3.1%,而江苏下降了2.5%,这也导致江苏在一些新兴市场的进口下降。

安徽外贸增长率也有所下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有所减小,一季度出口形势也呈现好转趋势。合肥海关总署综合司司长郑峰分析说,铜矿进口的增加带动了安徽外贸的增长,高新技术产品也成为安徽出口增长的新动力。

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
在整体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如何培育新的增长点关系到外贸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
对此,杭州海关的分析结果显示,浙江对外贸易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跨境电子商务布局的转型。今年3月12日,杭州成立了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综合实验区”),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大发展赢得了历史机遇。

数据显示,一季度浙江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报关出口1.4亿元,其中2月份增长84.1%,3月份增长77%;进口1.1亿元,主要是食品、妇幼用品。浙江省的企业也在集中部署跨境电子商务,寻求转型。通过建设海外仓库和搭建自己的经营平台,开辟新的外贸增长点。

张汉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跨境电子商务是一个新事物。就浙江而言,杭州已被批准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方面将有许多具体措施。

张汉东表示,今年他正在帮助杭州制定未来三年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期待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未来外贸新的增长点,带动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杭州海关还建议,结合浙江的“机器替代”战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优化产品,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就江苏而言,有业内人士向媒体建议,鉴于目前江苏整体贸易形势不稳定,江苏应培育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推动新的贸易形式的发展。

安徽进出口商会会长姚晓培表示,随着对外贸易进入快速转型和结构转型新常态,安徽正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不断拓展新的外贸发展空空间。同时,要从发展龙头企业、引进大型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优化升级机电产品等方面入手,解决外贸发展中的问题
标题:一季度长三角外贸增速“有升有降”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9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