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41字,读完约10分钟

《时代周刊》特约记者项南实习生陈成发来自广州

谈到互联网,李华军声称他从1998年开始使用电子邮件;谈到金融,李华军多年来一直投身于银行业,年轻时曾担任过银行高管。之后,他离开了公司,进入了票据行业。2005年,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票据门户——中国票据网。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就我个人而言,我已经接触互联网17年了。当我创建中国比尔网络时,我是网络管理员,技术开始慢慢探索。”李华军随后告诉《时代周刊》记者,“我在金融业积累了十年,尤其是在票据行业。”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2013年,他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之旅,并成立了比尔·鲍作为董事会主席。

那一年,互联网票据融资平台层出不穷,票据中介参与者越来越多。票据信息平台也成为建设的热点,并且数量急剧增加。在过去的2014年,超过20家互联网账单公司出现,行业甚至称2014年为互联网账单的第一年。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特别是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除了上海金银猫、深圳票据宝、上海普蓝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等专业票据公司外,京东、苏宁、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进入互联网票据融资业务。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在李华军看来,由于互联网,以前封闭的传统票据行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我还是一个中国票据网络的时候,有一万多个票据从业者,他们是相对封闭和传统的。然而,现在通过互联网,线下交易模式已经转移到互联网上,从而实现网上交易并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其中。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朱宁认为,比尔·包已经将传统意义上的一级市场转变为二级市场,并将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市场逐步扩大到中小投资者。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互联网附加账单

2005年,李华军辞去银行职务,创建了中国票据网。

“建立票据网络的初衷只是为从事票据行业的人提供一个合适的信息交流平台,并为票据从业人员实现更大程度的覆盖。”李华军说:“当时我只需要买一个域名,然后做一个网站,启动资金是10万元。”网站成立时并没有做运营推广。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在李华军看来,只要产品卡对齐,用户就不用担心。

经过几年的努力,票据网基本实现了行业覆盖,企业用户30万,个人用户20万,成为中国票据行业最大的垂直网站。

然而,在比尔网络发展的第八年,李华军开始了另一项事业。“这次,我想把互联网生态产业链做大。2005年,我只是想成为一个行业垂直网站。后来,我想在正式转到互联网金融行业之前,把互联网和金融结合起来。”李华军向《时代周刊》记者回忆说,当时这个行业太专业了,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此外,社会各界对票据行业关注不够,票据行业仍是一个利基行业。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但现在不同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使每个人都越来越关注垂直市场,金融也是如此。”李华军说。

因此,2014年6月推出的“比尔包”是李华军细分市场的又一次开拓之旅。

网络票据融资已经出现

“比尔宝是对传统银行的补充,做传统银行做不到、不想做、做不到的事情。”李华军说。

票据宝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通过票据理财产品平台“票据宝”,将互联网投资者带到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层面,企业可以利用银行承兑汇票作为质押担保,通过互联网平台向投资者募集资金;个人投资者第一次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小额投资,从而参与到只有机构投资者才能介入的票据融资中。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据李华军介绍,目前公司的业务仍以小为主,营业额大多在10-20万之间,一般在50万以下。"我们对项目的审计非常严格,所以现在没有坏账率."。

票据包有两个风险控制门:一是风险控制小组对票据进行人工检查,使用机器设备进行检查;第二个障碍是合作银行自己将通过人工和机器检查来识别票据的真实性,包括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内部网系统进行查询和检查。“经过对这两个障碍的检查,基本上有可能确定票据的真假。”李华军说。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不仅仅是李华军对票据市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2013年11月,金银猫作为首个网上票据融资平台正式上线;随后,阿里兆财宝于2014年4月推出了“票据贷款”理财产品,随后新浪微博于5月推出了第一期金银猫票据,随后开始与Yinpiao.com、比尔宝、上海普兰合作。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2014年8月8日,京东也切入了票据融资领域。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大约有400种产品相继推出。这些产品一上市就销售一空。“一张票难找”;苏宁发起的票据融资也很受欢迎,基础产品被“扼杀”。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据《时代周刊》记者咨询的几个平台的数据显示,票据理财产品的年化回报率为6%-7%,收入超过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

由Bill Bao推出的首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达到9.8%,在被227名投资者抢购一空后,不到两分钟就卖出了1 空。李华军坦率地告诉《时代周刊》记者,这是一个营销活动,平台补贴1.5%。目前,回报率不可能这么高,仍保持在7%左右。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李华军表示,与余额宝相比,票据融资产品的收益率更高,而与银行存款利率和资金相比,它的收益率也更高。与p2p相比,Bill Bao的收益实际上更低,但是p2p是有风险的,并且运行频繁。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弥补了传统票据业务模式的不足

一年来,大量具有现实基础的网络票据融资平台应运而生。

根据《2014-2015年中国票据市场投资报告》,市场上流通的全部票据中,约有20%是面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小额票据,但银行只能消化其中的一半,而且这些小额票据大部分是由中小企业发行的。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然而,由于业务流程复杂、运营成本高,银行和金融机构对办理小额票据贴现业务不感兴趣。对于银行来说,小额票据的贴现成本与大额票据相同,所以银行不愿意对小额票据进行贴现。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票据融资产品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的空空白,使小额票据也能在市场上流通,从而发挥了高效信息媒体的作用。

“互联网票据平台避免了中间环节,边际成本趋于零,这给小票据市场带来了银行和票据中介之外的全新出口。网上票据质押贷款的出现,也打破了以往散户无权投资票据的限制,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尽管如此,互联网票据平台不会对传统的票据中介业务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票据经纪公司首席执行官洪启华表示,互联网平台主要是为小额票据业务搭建流通渠道,而这往往是传统票据中介业务无法覆盖的线下业务。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据《泰晤士报》记者报道,大部分互联网票据平台在推出初期主要靠银行承兑汇票质押融资。然后,目前,许多互联网票据平台正在走向商业票据交换。2014年7月,金银猫是第一个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相比,商业承兑汇票金额更大,从30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8%。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然而,与银行承兑汇票相比,商业承兑汇票具有更高的违约风险。此外,价值最大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也逐渐被纳入网络汇票的阵营。在李华军看来,未来互联网票据融资市场将会越来越细分。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不仅是票据行业,互联网也深刻影响了几乎所有行业。基于这一趋势,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加行动计划”。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解释“互联网+”: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推动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一般来说,“互联网加”是“互联网加中的各种传统产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的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和传统产业能够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这表明中央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良好前景,以及未来国民经济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的必然性。互联网与其他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结合,将成为国家战略。”分析师指出。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票据宝董事长李华军:票据宝是传统银行的业务补充

《时代周刊》:外界有一种说法,即票据面临的唯一风险是银行破产。你觉得这个陈述怎么样?

李华军:这个说法大体上是正确的。然而,还有其他风险,如假票、克隆票以及故意报告损失的金融家的欺诈行为。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和银行面临着同样的票据风险。银行在此期间孕育了一套严格规范的风险控制模式,票据公司从银行获得了这一基因。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因此,在风险控制方面,我们和银行是一样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有比银行更复杂的风险控制程序。

《时代周刊》:鲍康如颠覆了银行的传统商业模式吗?

李华军:事实上,我们不想颠覆银行。我认为从包的角度来看,它实际上是传统银行的业务补充,不是与传统银行的竞争。它做了传统银行不能做也不想做的事情。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因为目前许多小微企业无法从票据市场获得传统银行的服务,也无法找到解决小额票据融资问题的地方。没有银行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他们解决的成本太高。票据宝是对传统银行的一种补充,它填补了传统银行的位置,填补了空缺,填补了空缺。我们开50万元以下的小额钞票。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监管当局也必须创新”

《时代周刊》:以你的理解,为什么金融成为与互联网结合最紧密的行业?

李华军:我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传统的金融服务不到位,而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导致了这样的结果;第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其基础上促进了金融业的繁荣,使每个人在金融投资上都有更多的选择,如余额宝;第三,金融是一种虚拟产品,更容易与互联网结合。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时代周刊》: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会有更多的行业整合吗?

李华军:我认为已经开始了,因为现在有很多企业从事互联网金融,未来几年将会有激烈的竞争,它们之间的融合确实是不可避免的。

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我们的从业者,而且监管当局都应该创新,创新可以推动前进。当前的监管当局鼓励每个人创业。当前的环境是最好的,技术引领着变革。因为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处于创新阶段,很多事情都不清楚。与传统的金融业相比,这一行业仍然很小,所以监管当局并没有密切关注。

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时代周刊》:在经历了市场细分之后,你认为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李华军:我们无法想象未来的情况,因为每个人都低估了技术创新和行业的发展,所以我认为五年内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金融行业。因为在我看来,技术的力量非常强大。

标题:互联网搅动传统票据市场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