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87字,读完约6分钟
徐俊辉(人民的愿景)
■金融资金应帮助一些成长中的新兴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对于没有实体经营的企业和产能过剩的行业,要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本配置。

■提高财政补贴审查的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和寻租;全程跟踪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评估补贴资金使用效果;实现信息共享,打破补贴资金的区域分布

财政补贴已成为上市公司保护其外壳的“救命稻草”,财政效应大大降低
目前,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发布2014年年报。在年报披露的信息中,企业获得的各种政府特殊补贴也赫然列在列。补贴金额从几十万元到几亿元不等,包括国家补贴和专项资金,以及地方政府给予的各种补贴和补助。据统计,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中旬,沪深股市有30多家企业获得了地方政府补贴。

在这些受补贴的企业中,有许多贫穷的经理。例如,田丽高新宣布,2014年,公司获得了10多项政府专项资金和补贴,包括挖潜资金、应用技术研发专项资金和产业扶持资金,共计1217.6万元。不久之后,该公司宣布了2014年业绩亏损前的公告。

财政补贴资金作为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收入,无疑会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更多的企业遭受“输血依赖”,依赖财政补贴,长期亏损。近年来,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存堪忧。一些上市公司一直在亏损。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外壳”,地方政府不断注入专项补贴资金,使得企业的“外壳”成功。

例如,重钢最近宣布已获得8亿元的搬迁奖励和1.33亿元的财政利息补贴。在获得这些补贴后,企业能够扭亏为盈,实现营业利润约5000万元。事实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已经亏损了15.82亿元,除了2013年的实际亏损外,该企业还将在连续两年亏损后被警告存在退市风险。此时,补贴资金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退市风险。

“不仅对上市公司,对其他企业也是如此。因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是公开的,公众还是可以知道的,对其他公司的补贴就更乱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研究员杨志勇表示,巨额补贴资金流入企业,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一些上市公司依靠融资来弥补

坚持“输血”生存,“造血”机制尚未形成;一些新能源和新兴产业的企业获得了财政补贴,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技术进步。这不仅损害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打破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也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政补贴必须有合理的界限,政府的“手”不能伸得太长
“财政专项资金供给亏损企业,但不能改变公司主营业务长期亏损和利润增长乏力的局面。这只是一时的渴望;今后,新的财政补贴应更多考虑企业的贡献,对有发展前景、符合国家支持发展方向的企业给予更多支持。有了更多的补贴,企业可以经营得更好。补贴应取得预期效果,并对企业产生长期和有益的影响。”杨志勇认为。

杨志勇指出,一段时间以来,虽然财政支出规模有所扩大,但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特定领域的财政支出效率不高。在政府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支出过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力量的发挥。今后应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政策效率。在需要支持的行业中,政府支持应该更合适,以防止政府越权和取代市场的作用。

“补贴资金和决策部门过多,缺乏必要的集中和统筹管理;再加上补贴政策本身的合理依据和客观标准不明确,就会出现寻租和腐败现象,从而导致采取和骗取补贴的情况。”中央财经大学财经学院院长王拥军表示,在国家审计署去年公布的挪用政府补贴的违法案件中,一些企业拿走了政府给予的数亿海外科技型企业的补贴,用来购买法国民族酒村。这与补贴政策、补贴类型等相关信息透明度低、补贴制度运行管理存在漏洞有很大关系。

“现在有很多种补贴。通常,一个项目有多个来源,并且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如果管理协调不一致,有时会适得其反。”例如,王拥军表示,国家为渔船改变生产和工作提供补贴,但渔民也有捕鱼燃料补贴。这两项政策是“斗”的,燃油补贴多于渔船更换补贴,渔民更愿意继续捕鱼,渔船更换补贴的效果没有充分发挥。补贴资金应以集中方式进行整合和管理,以避免分散和分散,并取得应有的政策效果。

开放和透明的选项,动态跟踪效果,并在刀片上使用良好的钢
那么,财政资金应该补贴哪些领域和企业,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溢出效应越大,范围越广,需要的补贴就越多。例如,一些基础研究和创新活动,包括清洁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以及其他能够给社会和整个经济带来好处的活动,可由政府通过补贴予以支持。”王拥军说,目前,我国财政补贴主要投向中小企业、节能环保产业和高新技术创新产业,包括国家重大专项配套资金和国家产业振兴预算中的专项补贴。

投资新兴产业和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产业。这些领域的补贴可以起到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帮助一些成长中的新兴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对于那些没有实体经营的企业和产能过剩的行业,要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本配置。

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白景明认为,目前财政补贴的整个评估过程已经结束,不清楚对哪个企业进行了评估以及如何进行评估。未来,所有合格的企业都可以申请,申请和选择过程是公开透明的,甚至电视直播或网络公开披露的全过程都可以用来看专家如何选择企业,从而防止暗箱操作和寻租现象。

“对补贴企业,还应全程跟踪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评估补贴资金使用效果。”白景明表示,目前,政府对获得专项补贴资金的企业缺乏跟踪和效率,没有人知道补贴资金用在哪里,取得了什么效果。企业接受财政补贴时,政府部门应负责到底,及时跟进问题,分阶段评估专项成果,补贴与评估相结合,确保财政补贴不被浪费,优质钢材用在刀刃上。

白景明建议,部分补贴资金按地区进行分配,政府部门应尽快共享信息,包括工商、税务、海关等跨部门信息,以及省市跨地区信息,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准确核实企业是否有资格获得补贴。例如,如果一个企业有逃税,它当然不能享受财政补贴。
标题:人民日报:财政补贴不能成企业的“偏饭”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6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