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79字,读完约11分钟
基辛格第二次被哈佛拒绝的原因是,哈佛的所有大学教授都必须直接教授学生。当时,基辛格已经从美国国务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他希望成为哈佛大学的教授,但他只做研究而不教书。对此,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博克教授解释说:“基辛格是个知识渊博的人,我和他的关系也不错。”但我想要的是一个教授,而不是一个不上课的大人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任期”是如何调整的?如果你看看美国大学里一流的商学院,你可能会明白这比中国的公务员考试还要难。

日前,《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研究所获悉,随着3名专职教授和1名特聘教授的加盟,上海高级金融研究所拥有的教授总数已达58人,全部拥有世界顶尖大学的博士学位,其中45名高级教授在世界一流商学院担任终身职位。

组建这样一个团队并不容易。事实上,不仅是saif,任何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模式运作的大学都有明显的“终身职位”偏好和渴望。
那么,“任期”有多好呢?美国大学的“任期”是如何调整的?
独特的任期制度
美国大学有两种类型的教师,即终身教师和非终身教师,可细分为兼职讲师、讲师、客座教授、实践教授、助理教授、副教授和终身教授。
在许多美国大学,副教授和正教授都是终身教授。终身教授制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独特特征,也是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终身教授制是指一旦被任命,只要不违反法律和职业道德,聘期将自动延长至退休(退休没有强制性年龄限制,完全是自愿的),不受学校各阶段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考核,也没有被解聘的压力。同时,他们还享受学校发放的终身教授津贴。这是保证美国学术自由的重要制度保障。这个系统可以为教授提供一个自由轻松的学术环境,不用担心生活和工作,这样他们就可以专注于学术研究,培养更多的硕士。一些有前途的年轻学者有伟大的原创研究成果,可以在30岁左右被聘为终身教授。可以说,终身教职制度有助于美国学术和研究水平领先世界。

“虽然这一晋升过程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但助理教授通常需要六年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一名优秀的教师、研究员和同事,这样他们才能晋升为终身副教授。”弗吉尼亚大学麦金太尔商学院(MacIntyre Business School)院长卡尔·塞坦姆(Carl zeithaml)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International Finance News)采访时指出,“升职之后,你就有资格成为终身教授,而这种晋升通常需要在成为终身副教授之后的5到10年时间。”

此外,美国大学将从最好的中选择最好的,并且雇佣很少的终身教授作为“大学教授”(或翻译为“大学教授”)。在美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大学教授”是一所大学能够给与一位享有最高声誉和最好待遇的教授的头衔。“大学教授”的获奖者不仅在全国或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而且他们的领域广泛而深入,有资格在一个以上的系任教,他们的教学成就被认为是杰出的,他们也为他们所服务的大学、他们的专业领域和他们的社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例如,世界著名的社会学教授乔纳森?h?2010年,特纳被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任命为“大学教授”。因此,自1960年以来,他成为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第37位获得这一荣誉的人,也是第二位获得这一荣誉的社会学教授。

美国有3000多所正式的大学,有大有小,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职称的晋升没有一套绝对的规则。例如,夏威夷大学不要求教授拥有博士学位。然而,在实践中,有一些共同的标准:他们必须是好的研究人员,好的教师和热心于社区服务。然而,这些标准相当抽象和主观,而且在实践中是任意的。然而,作为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保证,知名大学的职称评定标准和程序非常严格和公平,这使得教授和副教授的门槛和水平居高不下,进而使美国大学的学术质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晋升的残酷之路
对于一个美国博士毕业生来说,如果他想在未来获得终身职位,他必须首先经过层层筛选,并被聘为终身职位轨道的助理教授。美国助理教授分为终身制和合同制。一般来说,在终身职位轨道上工作的助理教授必须拥有名校的博士学位。

聚焦美国金融教学市场。以美国前50所大学为例。这些大学的财务部门平均每年只有一个教师招聘名额。这些地方大多是由于老教授的退休和去世,或者是需要扩大系的规模。然而,与这50个名额相对应的是,来自顶尖大学的数以千计的财经博士毕业生在竞争。(一般来说,将有3-5个金融学博士和至少5个经济学博士,最高可达70-80)。这几千名明日精英只竞争50个教学职位。可以想象,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不能说太多。

晋升到“终身职位”的第一个障碍是5到8年的“魔鬼试用期”。所谓的试用期,即美国大学给予新聘助理教授的“终身跟踪”期,因大学而异,但一般来说,这个试用期将持续5至8年。

在此期间,助理教授每年都要接受审查-助理教授每年都需要提交详细的“档案袋”材料,说明他们的教学材料、课程成绩、发表的论文、服务成果等。它们将由系人事委员会、系主任、院长、学校人事委员会、学术副校长、校长等进行审查。在决定他们是否能留任之前。

学术论文发表是试用期年度考核中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一般来说,世界顶尖大学要求助理教授每年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而一般来说,美国一流学术期刊的论文接受率只有3%-4%。在这3%被接受的文章中,从选题酝酿,数据收集,到大样本数据分析,最后到形成逻辑和组织良好的论文,最流畅的一篇要经过2-3轮修订,前后大约需要2-3年。如果在此期间发表类似的论文,以前的所有成就都将付诸东流。此外,它最终能否出版还需要由一个极其严格的匿名审查者来审查。

在试用期的最后一年,助理教授将接受最终评估的最终测试。除了年度审查中的定期审查,最重要的是接受国际同行审查。以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为例,由资深终身教授组成的十几个甚至二十个专家委员会将对考生的学术水平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了确保相对公平,受审的人不知道专家委员会成员的具体名单,这显示了其权威性和严肃性。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在哥伦比亚大学招聘的所有助理教授中,只有10%-20%能够获得终身教职。从博士到生命,可以说是百里挑一的超级选择。
一旦通过最后的考核,被提升为副教授(终身教职),可称为“24k金饭碗”。除了高薪和免费的学术保障,许多人还将获得其他学校的客座教授或客座教授、企业顾问、学术期刊编辑等工作机会。,并成为公众眼中的“大家”。

晋升成功只是开始
成功竞争永久教师职位的副教授能“松口气”吗?事实上,成功的晋升只是漫长学术生涯的又一个开始。副教授不仅要为学校承担教学和学术服务,而且要在学术领域投入巨大的精力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同时要争取终身教授和讲座教授。

同时,作为一个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副教授,他不会因为赢得了一个“铁饭碗”而偷懒。
首先,获得终身教职的教授已经尝到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就像一辆已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跑车,很难停下来。
其次,当了几年助理教授后,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开始思考一些顶尖的科学研究问题。因为在这个阶段有固定的职位,许多人不再需要为了在助理教授阶段被提升为副教授而匆忙拼凑论文数量。因此,这一阶段往往是美国大学产生高水平学术成果的阶段。因此,一个著名的教授往往有两个阶段的科学研究:助理教授阶段和终身职位晋升,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助理教授阶段主要贡献于美国大学学术成就的数量,而常任副教授及以后阶段贡献于美国学术成就的质量。这两个阶段相辅相成,在美国大学中取得了辉煌的科学成就,这已被许多案例所证实。例如,普林斯顿大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的经历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花了24年时间提出了他的博奕论博士论文,这被他的同行们公认为“牛”的成就。纳什性格古怪,放荡不羁,可以说“不太善于做人”,但他一直被普林斯顿大学所容忍。因此,很多人说纳什体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大爱”精神。

人才流动的合理性
“争取最好的教授是一场激烈的竞争。除了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和福利以及吸引最好的教授之外,学校还必须确保教授面对优秀的学生和同样优秀的同事。”卡尔·赛坦告诉记者,美国大学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来争夺优秀的教师。

麦金太尔商学院是弗吉尼亚大学的本科商学院。弗吉尼亚大学由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创建。杰斐逊于1819年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独立于教会的大学。自从《美国新闻》公布美国大学排名以来,弗吉尼亚大学一直被评为美国第一或第二好的公立大学,相当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优秀的教授不仅希望得到学校强有力的财政、技术和行政支持,以便开展研究和各种专业服务,而且希望有必要的业余时间开展学术活动。他们期待与其他优秀学者合作,重视课堂内外的创新机会。他们还重视学校高层的优秀领导和良好设施,并希望在商学院之外建立一所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卡尔·赛坦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麦金太尔商学院与美国其他著名商学院一样,也有一个完善的年度师资计划,该计划对审核程序进行评估,并仔细评估每个教师的教学表现和创新、研究和论文发表记录,以及参与学院、大学和专业活动的情况。

卡尔·扎伊坦强调,“这一系统的运行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特别是帮助他们的事业实现建设性的发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确保大学人才的合理流动,美国大学在聘用教师方面有一条不成文但普遍适用的规则,即为了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或按年资计算的资历,大学一般不招收刚从自己学校毕业的学生。

例如,哈佛大学在其学院(先是哈佛学院,然后是哈佛大学)成立之初就有这样一条规则:哈佛毕业生不能留下来直接教书。因为在哈佛看来,即使是最好的学生也有必要去外面的世界充电并吸收更新鲜的空气体。因此,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第一次申请加入哈佛教学团队被拒的原因是基辛格博士刚刚毕业,不符合要求。

基辛格第二次被哈佛拒绝的原因是,哈佛的所有大学教授都必须直接教授学生。当时,基辛格已经从美国国务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他希望成为哈佛大学的教授,但他只做研究而不教书。对此,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博克教授解释说:“基辛格是个知识渊博的人,我和他的关系也不错。”但我想要的是一个教授,而不是一个不上课的大个子。”

就像著名的公众人物说“不”,只使用对自己的学校和学生有用的教师一样,这种人才引进机制的良性循环是美国大学在教育领域领先世界的有力保证。正如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大学不是风向标,也不能迎合大众的需求。”大学必须始终给社会提供一些不是社会想要的东西,而是社会需要的东西。”
标题:美“终身教职”是怎样炼成的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6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