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7字,读完约4分钟
在第十一届北京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国际会议上,新加坡建设局展台的主题是“绿色建筑十年”,充分展示了十年来新加坡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一批涵盖设计、咨询、材料、能源控制和物联网的新加坡企业也展示了他们在绿色建筑领域的专长。

新加坡建设局副局长朱法民表示,新加坡政府计划到2030年实现80%的绿色建筑目标。过去十年,新加坡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加坡愿意与中国合作伙伴分享这些经验。

新加坡建设局国际发展部高级主任许认为,中新绿色合作不仅体现在将新加坡绿色建筑发展的经验带到中国,也鼓励更多的中国建筑企业来新加坡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胡萝卜+大棒
新加坡的绿色建筑计划始于2005年,当时新加坡建设局推出了绿色标志认证,评估指标包括节能、节水、环保、室内环境质量等绿色特征和创新。自2008年以来,该认证已成为所有新建筑和一些现有建筑的强制性认证。

许说,绿色建筑标志认证分为四个标准:合格、金奖、超级金奖和白金奖。根据建筑安全标准,在此基础上,节能10%通过,节能20%为金奖,节能25%为超级金奖,节能30%为白金奖。

目前,新加坡有2300多栋绿色建筑,建筑面积6700万平方米,约占新加坡总建筑面积的27%。
为了到2030年实现80%绿色建筑的既定目标,新加坡采取了“胡萝卜+大棒”的政策。
在奖励政策方面,新加坡推出了1亿新加坡元的“现有建筑绿色标志奖励计划”、2 000万新加坡元的新建筑奖和500万新加坡元的绿色设计奖。与此同时,将提供5 000万新加坡元用于现有建筑物和物业的翻新,以鼓励中小型企业、租户和业主在现有建筑物和物业中采用节能方案。

另一方面,对于私人开发商,新加坡政府推出了“绿色标志建筑面积奖励计划”,其中超黄金绿色建筑可获得1%但不超过2500平方米,而白金绿色建筑可获得2%但不超过5000平方米。

“考虑到新加坡的地价和底价都很高,这是一个比现金激励更好的措施。”许表示,这种激励使得更多的开工者愿意建造更高节能奖的建筑。
此外,新加坡建设局和城市更新管理局联合推出了绿色建筑面积比率,以奖励获得较高奖项认证的项目。目前,通过绿色建筑面积比例政策,共有410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面积被批准超过106个项目。

与此同时,新加坡颁布了关于绿色建筑最低要求的立法,并对现有建筑和新建筑的能效标准做出了严格规定。不符合要求的新建建筑申请不予批准,对现有建筑每三年进行一次能耗审核,确保制冷系统效率满足能耗要求。

中新合作潜力巨大
关于与中国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合作,朱法民表示,中国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可持续实践,新加坡建设局积极参与。中新天津生态城很好地展示了两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新加坡建设局、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了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双方共同参与了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标准的编制。此外,双方还开展了绿色建筑研究合作,创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许透露,除天津外,2014年,新加坡建设局与贵州、湖南、北京、山西、河北、广东等省市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许表示,中新两国政府正计划在中国西部启动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不管第三个项目是位于重庆、成都、Xi还是其他西部城市,新加波建设局肯定会积极参与,因为我们对中国西部比较熟悉,我们会把绿色建筑的经验带到西部项目中来。”"

许还表示,新中绿色合作不仅仅是将新加坡的经验带给中国。近年来,中国建筑企业加大了“走出去”的力度,新加坡是这些企业的好选择。“两国有着相似的文化和相似的语言,中国企业在新加坡的发展将非常顺利。”此外,他认为借助新加坡本土绿色建筑发展经验,新中国和新加坡企业联合开拓海外建筑市场的潜力不可低估。
标题:新加坡:“绿色”合作大有文章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5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