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97字,读完约7分钟
中国证监会检查组对大约200家证券和期货机构进行的大规模抽查正在全面展开。
3月27日,记者了解到,上海几家大型地方证券公司基本上都在进行抽查。海通证券(报价:600837,咨询)和银河证券在3月23日至27日的一周内完成了入场检查,国泰君安等机构在前一周完成了现场检查。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一方面,时间很短。”另一方面,此次检查主要发现了利益转移、商业贿赂、内幕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然而,在考察过程中,如何界定和发现“利益转移”成为一个难点。

自3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每天频繁交易数万亿美元,其强劲的上升趋势最终达到3600点。香港证监会的抽查一度让市场担心,这将冲击上升势头。然而,从被抽查券商的内部人士来看,这次检查相对平静,“更像是例行检查”。

今年3月15日以来,为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响应“加强内部控制、强化外部监管、遏制非法经营、遏制违法犯罪”(以下简称“两个强化、两个遏制”)的要求,中国证监会对机构开展了上述业务检查。

“此次核查最初由国务院牵头,最终将汇总上报国务院。”一位接近中国证监会的高级官员透露,在5月15日之前,中国证监会将形成一份检查结果报告,并提交给国务院,“这不仅是一个反腐败的信号,也是一个市场调查和研究。”对抽查中发现的各种法律疏漏,将进行清理并上报国务院,以推动《证券法》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在注册制实施过程中,加强机构业务检查只是证监会监管转型的一部分。从事前审批到事后监管,中国证监会还在探索建立新机制,强化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责任,监督检查市场执法信息,打击违法行为。

“利息转移”成为一个困难的抽查
“进行抽查的人不多,也没有现场检查。仅仅过了一天,气氛并不特别紧张和严肃。当时,投资银行部的很多同事都在场,这更像是例行检查。”上海一家大型经纪公司的投资银行家告诉记者。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安排,此次机构检查是反腐败工作的进一步延伸,重点是商业贿赂、职务犯罪等重大犯罪行为。
从本次抽查的对象来看,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比例约为20%,私募股权机构为15%。此外,一些基金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个体经营单位也在抽查范围之内,“实现了地理、规模和业务的全覆盖。”一位接近检查组的人士表示,北京、上海和深圳是此次抽查的重点。

事实上,中国证监会的内部工作计划是在2014年底发布的。上述中国证监会官员告诉记者,根据发文时间安排:1月和2月,行业协会组织各机构完成自查,3月15日至4月15日,中国证监会进行了现场抽查,4月15日至5月10日,部分检查结果不佳的机构进入整改阶段,5月15日前,中国证监会将向国务院提交书面检查结果报告。

事实上,整个检查过程只有一个月,超过20个工作日。虽然有数百人参加了检查,但对200多家机构进行检查仍然十分紧迫。“时间很紧。因此,每个机构都很难进行如此深入的检查。”上述与检查组关系密切的人表达了他们的感受。“除了时间限制,现在的困难还在于如何界定利益转移以及如何实施调查。”

记者了解到,此次经纪鉴证主要涉及两类业务部门: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在这两个部门,许多从业人员一致表示,“利益转移”几乎已经成为行业的常态,利益转移的对象包括证监会官员、地方金融机构和其他政府机构,以及券商保荐人,此外还有“中间人”——任何职位或机构中的个人。

上述上海券商投资银行家说,“哪个券商没有问题?如果我们想调查,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有问题。这只是数量、大小和形式的问题。如何定义它是非常重要的。

“普通的调查方法很难发现真正的利益转移,尤其是那些暗中纠察的行为确实是个问题。”前述接近检查小组的人说。
和君律师事务所的一位投资银行律师告诉记者,在经纪投资银行的利益链条下,利益转移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谎报公关招待费的积累,然后通过私人个人行为实现利益转移。或者是通过一些没有供求关系的第三方企业,拿着资金转移利益。“基本上,回扣的形式是分不开的,但是很难通过这些方式找到痕迹,从文件中获取证据就更难了。在合同文件和往来账户中找到窍门并非不可能。例如,一个项目佣金比例很高的项目突然可以作为重点调查的线索,但结果是,检查人员的工作量将非常大。大多数关于利益转移的调查应该通过审判、笔录或简单的内部报告来完成,或者内部报告基本上可以通过文件来核查,工作量非常大,非常困难。”律师说。

与投资银行相比,资产管理机构的业务类型更加多样化,空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一家中型券商的资产管理子公司的一名人士告诉记者,资产管理机构可能会向银行发送产品、投资fof基金、增加项目,甚至为新财富投票。“没有办法这样做。如果项目本身足够高,所有资产管理机构所能提供的服务就没有区别。为什么不把它给你?你们必须做些什么来修复彼此。”消息来源称。

在2011年前后的ipo关闭期间,经纪投资银行业务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冰河时代”。从那以后,许多大型券商已经收敛了很多。“尤其是国有企业,现在南方的经纪商受到的约束更少了,他们给中间商的空空间更大了。”

"哪里有利息,哪里就有利息转移."一家知名私募股权机构告诉记者,中国证监会的反腐之路注定难以跨越。“反腐败应该从中国证监会开始,许多深层次的融合最终将在中国证监会解决。我见过最夸张的投资银行项目。在向会议汇报项目的过程中,中间人得到了审计委员会五天前投票通过的五人名单,以便上市公司能够将它混合在一起。”

从中国证监会目前的工作节奏来看,重大反腐的信号已经释放。
2014年,反腐斗争全面展开,但金融业相对平静。一位接近中央办公厅的人士告诉记者,在政治反腐之后,反大型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腐败的第二战场已经打开,并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这不仅限于对证券、期货等中介机构的检查和监管。3月27日,中国证监会宣布31家公司处于调查阶段,如果发现上市公司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它们也将启动退市程序。这也是中国证监会深化监管转型、改善监管服务的努力之一。

推动证券法的修订
记者了解到,推动《证券法》的修订和补充也是证监会此次抽查的重要目的之一。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证监会发布的文件明确提到,国务院将利用“两个遏制、两个强化”的机会进行全面抽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现有法律的疏漏进行梳理,以书面形式提交国务院,以推动《证券法》的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此前,《证券法》的修订进程已经被多次推迟。中国证监会表示,注册制度在年内实施的希望不大,但《证券法》的修订有望在年内完成。2013年底,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全国人大已将《证券法》的修改纳入第一类立法规划,“即相对成熟、需要在当前NPC完成的项目。”

两会期间,NPC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也表示,证券法的修改已经纳入NPC今年的立法计划。根据立法安排,第一次审判将于4月举行。第一次审判后,修正案将向公众开放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后,将举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审判。他还表示,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进行登记制度改革,可以在立法上作出一些“特殊安排”。“如果进展顺利,我认为第三次审判最早可以在10月份完成。”

“业内对《证券法》修订的普遍预期是只对登记制度的内容进行调整,但现在看来,可能会根据证券业当前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修订。”上述证监会人士告诉记者,“利益转移、商业贿赂等行为原本都是违法犯罪,补充其相应的法律疏漏也是适当的。”
标题:证监会整肃“利益输送”:两个月抽查200家机构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5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