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25字,读完约7分钟

关庆友

“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文件的发布,不仅标志着中国外交战略新篇章的开启,也标志着以“一带一路”为契机的国家资产负债表重建的正式阶段,揭示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逻辑,否则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政治角度看,“一带一路”还将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由此产生的经济驱动效应可能远远超出预期。根据今年地方“两会”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出各地都在争先恐后地争取符合“一带一路”战略的项目,今年有望成为1978年以来中国第四次投资浪潮发生重大变化的第一年。

“一带一路”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

习主席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文件。这不仅标志着以“一带一路”为主旋律的中国外交战略将翻开新的篇章,也标志着以“一带一路”为契机的国家资产负债表重建将正式上演,今年有望成为中国第四次投资浪潮大变革的第一年。

“一带一路”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

“一带一路”包括“两圈两线”,一个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另一个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横跨欧、亚、非,中部广大内陆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涵盖新常态下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场所,未来的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中亚西亚、中国印度支那四大经济走廊和海上重要港口为节点,特别是根据行动文件所表达的宗旨和原则,将通过向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迈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建设,体现中国大国务实、写意的外交文化,有可能形成中国未来新的外交战略。因为建立命运共同体需要摒弃零和博弈和输赢的旧思想,树立双赢的新理念。在当今世界,寻求多边共赢是合理的。合作共赢的理念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广泛领域;它不仅适用于区域国家,也适用于区域外国家之间的合作。

“一带一路”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标志着中央政府从需求紧缩到供给改革再到需求扩张和供给改革的逐步转变。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先后采取了RRR减息、降息等扩大需求的政策,但总体上对总需求的管理仍然比较紧,“一带一路”战略将重构资产负债表,揭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逻辑,否则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一带一路”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

截至2014年,中国拥有海外资产6.3万亿美元,净资产1.8万亿美元,仅次于日本。不幸的是,如此庞大的海外净资产总是伴随着“负回报”,这主要来自于外部资产与负债的错配,即我国60%以上的外部资产是央行手中的低收益外汇储备,而近60%的外部负债是高成本的外国直接投资。两者之间的回报差异导致我们在持有巨额净资产的同时向他人支付投资收益。从宏观上讲,这实际上是牺牲国民生产总值来换取国内生产总值,这不符合国民福利最大化的原则。现在,通过“一带一路”等国际战略,推动国内企业海外投资不仅可以促进中国海外资产的多元化,还可以扩大中国的海外存在,促进战略外交。

“一带一路”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

重建中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将深刻改变国际金融格局。未来,以中国为首的AIIB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以日本为首的亚洲开发银行对国际金融格局的垄断。历史上,日本和美国在现阶段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当国家需要通过出口国外产能来解决产能过剩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为国内企业的海外扩张提供融资支持,最好的办法是建立多边金融机构。这是中国目前最需要和最缺乏的。AIIB的建立和运作将彻底改变这一困境。这可能意味着金融多极化新时代的到来。

“一带一路”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

从政治角度看,“一带一路”还将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由此产生的经济驱动效应可能远远超出预期。看着今年地方“两会”披露的信息,各地都争先恐后地上马这个项目,以迎接“一带一路”战略,并希望成为“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这可能从根本上扭转近年来地方政府消极怠工的现象,使地方政府被压抑的投资冲动再次爆发。

“一带一路”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投资热潮。第一次是在1993年,当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创纪录的62%。第二次是在2003年。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制度红利和人口红利叠加的刺激下,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迎来了黄金增长期,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的高增长。第三次是在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中央政府果断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30%,推动中国经济迅速走出低谷。此后,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下,投资继续下降。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低投资的趋势可能会逆转。

“一带一路”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

据《公共新闻》统计,一带一路待建和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达1.04万亿美元,跨国投资规模约为524亿美元。一般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一般为2-4年,今年一带一路带动的投资规模可能在4000亿元左右。考虑到基础设施乘数和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的影响,预计将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0.3个百分点。

“一带一路”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

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首要前提和核心关键,应予以优先考虑。今年将启动的铁路、公路、水路和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很快公布。从项目分布来看,“铁工记”占总投资的68.8%。其中,铁路投资近5000亿元,公路投资1235亿元,机场建设投资1167亿元,港口水利投资超过1700亿元。预计通往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率先启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等印度洋战略港口可能被称为首批战略港口。

“一带一路”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

根据规划,福建很可能成为“一带一路”和“两圈两线”写意的核心,而新疆和广西将成为重点区域,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陕西、江苏、甘肃、内蒙古和云南将成为辐射区域。福建是中国向亚太地区开放的主要窗口之一,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福州长乐太平港是郑和七下西洋的重要基地;去年年底,厦门出台了实施“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新疆位于亚欧地理中心,与八个国家接壤,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五大中心(交通枢纽中心、贸易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中哈、中巴等“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有望受益。广西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中南经济走廊有望围绕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展开。此外,乌鲁木齐、满洲里、南宁等重点城市作为重点经济走廊节点,厦门、连云港(报价601008,咨询)、大连等重要海上支点城市也值得关注。

“一带一路”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

中国内陆、边境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一带一路”为产业协同和产能削减提供了条件。因此,产业转移和升级的速度可能比预期的要快,现在新兴产业已经开始显示出转移的迹象。

“一带一路”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

(作者是民生证券研究所执行院长兼首席宏观研究员)

(负责编辑:hn055)

标题:“一带一路”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