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42字,读完约5分钟

“钱从哪里来?”一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最近,62个城市(镇)启动了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在试点过程中,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成本分担机制,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制,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已经在江苏、安徽、宁波等62个城市(镇)启动了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力争到2017年在每个试点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明确建立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和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推进了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了降低行政成本的途径。这一系列政策措施能否帮助城市化试点城市(镇)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成本由三方分担

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成本分担机制是62个城市(镇)实施城镇化试点面临的首要任务。

多年来,大量农业移民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按城市人口计算,约有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行家属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和经济适用房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导致市民化滞后。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试点方案》指出,试点城市(镇)将出台具体、可操作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安置标准,建立和完善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然而,完成这项试点任务并不容易。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计算,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为13万元。其中,东、中、西部地区人口转移的公共成本分别为17.6万元、10.4万元和10.6万元。北京市通州区的初步测算也表明,外来人口的市民化成本约为每人10万元,而该区农业人口的市民化成本约为每人25万元。钱从哪里来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试点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成本分担机制。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分类,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

以大连市为例,在试点期间,大连市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均市民化成本约为11万元。其中,政府承担40%,企业承担32%,个人承担28%。其中,大连市政府承担的220亿元公共成本将主要由大连市政府承担,并将实施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增加建设用地规模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数量相结合的政策;完善引导个人和企业承担相关成本的机制。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更有利于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调动当地推进人口城镇化的积极性。“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化也将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与此同时,它还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加,这将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巨大推动力。”李佐军说。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和建设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将加速大量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然后,问题又来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从何而来?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于依赖公共财政投入,一些地方的城市化面临投资不足,甚至无钱可用的局面。更严重的是,由于缺乏财政资源,一些地方政府只能用很少的钱作为杠杆,有些甚至无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而只能借钱融资。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试点方案》明确规定,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根据不同项目性质设计差异化融资模式和债务偿还机制;制定企业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共设施的投资和运营。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教授林表示,要想让民间资本更有兴趣进入基础投资领域,关键是要明确项目风险预期和收益预期,让民间资本“心中有底”。以青岛市为例,为加快城市化资金需求保障,青岛市将在平台公司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新城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面进行制度和机制创新。,逐步实现社会资本对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基础设施的投资。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专家认为,在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规范地方政府借贷行为,厘清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正确引导市场预期,防范和化解金融和金融风险。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试点方案》还明确要求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创新、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

相关专家表示,制度建设滞后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大胆尝试,打破制度和制度壁垒,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制度保障。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记者了解到,各试点地区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系、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农业现代化体系、城市“多规一体化”体系、城市生态文明体系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思路。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例如,湖南省长沙市提出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和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之间和工农之间各种要素和资源的自由平等流动。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试点方案》还要求,在满足行政区划合理调整的前提下,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地方进行撤镇建区试点,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积极借鉴经济发达城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的经验,探索更加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和行政管理体制。

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教研室主任张占斌曾强调,调整得当的行政区划可以提高生产率。因此,应有机衔接,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完善特殊城市建设政策,以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经济日报记者林火灿)

标题:62城市探路新型城镇化"钱"途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