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1字,读完约4分钟
上证所:你认为“艺术消费”市场应该是什么样的市场?
李冯:在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行为中,根据调查结果,收藏可能是最高水平的。只有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作品才能进入收藏层次。下一个层次是投资,这是更多样化的-投资的作品不一定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可能是高度流通,或作品卖得好,有很高的回报率。这是目前中国最直观的两个市场。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们发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同时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审美水平和精神需求也相应提高。在这种环境下,中等收入家庭对艺术审美有一定的要求,不需要很高价值的学术素养,但具有相对的审美能力,对《大汾村》等作品的水平不满意。因此,这些从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艺术类学生的作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价格不高,而且有一定的内涵,能够满足这个群体的购买需求。

上证所:你对“艺术消费”市场有多有信心?你是怎么发现这个市场的?
李冯:至于对这样一个市场的信心,坦率地说,在第一届大型艺术博览会举行之前,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和不安的问题。我们担心的是,这个“市场”只是我们想象的市场,它并不存在,这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如果是这样的话,艺术消费市场将是一个海市蜃楼,大型艺术博览会将因缺乏意义而流产。然而,第一届大型艺术博览会的成功,以60%的成交率,给了我们信心,让我们知道,这个艺术消费市场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存在的,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培育。今年是第三次举办大型艺术博览会,70%的交易无疑让我们对这个市场更有信心。通过这个市场,艺术消费的目标是进一步推广艺术,让艺术走进每个城市家庭的墙壁。

上证所:在当前的艺术消费市场,你认为哪一类作品更受欢迎?
李冯: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我们现在讨论的购买兴趣是基于现有的艺术品市场,但它并不代表年轻一代的购买倾向。例如,绘画和书法在传统市场上卖得很好,因为在他们面前买画和转卖画的人是这样一个市场的领导者。然而,那些更年轻、有更好的教育背景、更高的知识水平、更西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体系的人,并不一定会在未来做出同样的选择。如今,许多来自城市家庭的年轻人也喜欢水墨画,但他们真的不喜欢那些传统的水墨形式。他们认为传统的水墨画范式太遥远了,除非它真的是一幅好画,一幅名画。

上海证券报:你认为当前艺术消费领域存在哪些误区?
李冯:我们与许多消费者进行了交谈,发现许多消费者的价值观和思维远见远比我们想要的更长远、更有层次性。例如,他们认为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会很长一段时间面对他们家的墙,所以挂在墙上的东西很重要。他们非常重视家庭氛围的营造,有些人甚至认为这是一个信息化和国际化的时代。传统景观是一个古老的思维概念,儿童的成长应该从一开始就接触到国际视野。因此,他们会拒绝传统的绘画和风景。这些反馈给我们的启示是,这个群体的消费需要慢慢培养,以唤醒他们的消费需求。事实上,这才是艺术消费的真正目标,真正意义上的“带艺术回家”。

上海证券报:你认为艺术品市场的问题和转折点是什么?
李冯: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整个艺术品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在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上,真正的收藏家很少,投资者也很少被提及。其中许多都是推测性的。因此,市场非常脆弱,这是一个大问题。

作为一个文化企业,我们今后将永远从事文化事业。如果市场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很难继续下去,问题迟早会出现。因此,我们想知道,我们是否可以用我们的经验来建立一个健康的艺术市场。其中,艺术品投资是大框架下的合理市场,其次是投机、投资和收藏。如果每个人都以投机为生,那么这个市场就太脆弱了,总有一天会消亡。

艺术市场不同于其他市场,从服务到产品,但现在很多人把它等同于商品市场,一些机构已经推出艺术基金,直接把它变成一种金融产品。然而,艺术品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它不同于房屋、股票、汽车和珠宝。这个市场上最好的东西不能用,但它们是最好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建立和培育一个纯粹的艺术消费市场。
标题:城市家庭的墙壁就是艺术消费市场的希望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0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