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5字,读完约3分钟

与拥有数百家法人机构的中国直接保险市场相比,国内专业再保险市场只有10家主要参与者,由于历史原因,中资法人再保险机构只有一家,导致市场供给不足,交易不活跃。增加主体、加强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

政策开闸纾解供给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新《国家保险十条》中“增加再保险市场主体”的表述被市场解释为:政策开放,监管旨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再保险公司。因此,三家上市公司联合发起成立了前海再保险公司,而德国安联等外国保险巨头则在暗中觊觎再保险牌照。

政策开闸纾解供给不足

随着各种资本的到来,国内再保险市场牢不可破的竞争格局即将破冰。以改革现有分保监管方式为目标的顶层设计也正在酝酿之中,将以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等分保中心建设为切入点,重点关注离岸分保业务。

政策开闸纾解供给不足

当再保险市场主体扩张时,

由于中国再保险市场起步较晚,专业再保险市场主体只有10家,只有中国再保险集团及其子公司是中资法人实体。“其余实体是外国再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但事实上,这些外国分支机构并不掌握风险模型和精算定价等核心技术,而是由其海外总部掌握,导致中国再保险市场高度依赖国际再保险市场。”一位国内再保险人士评论道。

政策开闸纾解供给不足

再保险市场初级阶段的特点难以掩饰:市场发展不成熟,离岸再保险人监管不足,缺乏巨灾再保险,因此在全球再保险市场上缺乏定价权和话语权。在此背景下,新《国家保险十条》提出:加快再保险市场发展,增加再保险市场主体,发展区域性再保险中心。

政策开闸纾解供给不足

资本开始骚动。去年10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独家报道称,“社会资本计划引领了中国再保险法人机构的成立”,现在这一消息已正式浮出水面。

近日,在深圳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等国有企业的领导下,三家上市公司ASD (002403,咨询)、七狼(002029,咨询)和天邦国际(300178,咨询)正式宣布将共同参与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的前海再保险公司;与此同时,来自外国保险高管的消息显示,安联和其他外国保险巨头也有兴趣在中国申请再保险牌照。

政策开闸纾解供给不足

再保险监管的顶层设计正在酝酿

各大资本觊觎的是中国前景的“大蛋糕”和空广阔的再保险市场。根据新《全国十大文章》的目标,一些主流投资银行预计,2020年中国再保险市场规模将达到3365亿元,比2014年底至少高出2.3倍。

政策开闸纾解供给不足

然而,应该指出的是,与寻找股东和筹集资金相比,真正让再保险机构盈利并不容易。目前,再保险市场面临着人才严重短缺、产品和技术缺乏创新、再保险人信用风险监管不足、离岸再保险人和再保险经纪人监管不足等问题。因此,行业专家呼吁尽快引入再保险监管的顶层设计。

政策开闸纾解供给不足

一些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监管部门确实有这个考虑,旨在通过制定顶层设计来改革现有的再保险监管方式。此外,上海自贸区和深圳前海将作为分保中心建设的试点,并以此为起点,加大再保险创新力度,鼓励发展离岸再保险业务,促进国际再保险业务、机构、人才和技术的融合,推动改革创新前沿领域向区域乃至全球分保中心发展。

政策开闸纾解供给不足

另据了解,中国保险协会计划成立再保险部,加强再保险人才的培养。条件成熟时,将考虑开展再保险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同时,在再保险产品和技术创新方面,我们将探索利用巨灾债券等新的再保险风险转移方式,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分散中国的巨灾风险,增强再保险分散巨灾风险的能力。

标题:政策开闸纾解供给不足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