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5字,读完约5分钟
左手提议“10-20”柜台转账,右手减持套现,抛出一颗“炸弹”,损失8亿元。海润光伏(600401,询问)及其重要股东终于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作出了自我辩护声明,逐一解释了上交所询问的几个重大疑点。但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海润光伏发起“涉嫌非法信息披露”的案件调查,并对“相关主体”进行了“在海润光伏股东提出高交割前后是否涉嫌内幕交易”的查证。

谈巨额亏损突出“政策影响力”
海润光伏本月暂停交易,今天终于恢复交易,该公司还向市场发布了几条“信息性”公告。首先,对于之前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询证函,海润光伏做了详细的解释。

根据公告,海润光伏2014年前期亏损8亿元,主要是由于第四季度亏损7.5亿元。公司解释主要有三个因素:第四季度毛利为负2000万元,主要是因为公司以前出售的三个电站项目将被“转回”,所以去年上半年确认的约6500万元的毛利将被转回,导致第四季度毛利为负;第四季度,三项费用比上季度增加1.7亿元,其中财务费用增加约7400万元,主要原因是资本化利息费用支出,管理费用增加7600万元,主要原因是研发项目投资增加;资产减值3.5亿元是由于对高支付风险客户计提坏账准备,对部分并网时间晚于预期且已放弃风电的电站和国家政策规定有一定风险的电站计提减值准备1.66亿元。

在公告中,海润光伏还强调了其巨额亏损的政策因素:根据国家能源局2014年下半年发布的政策限制,“项目投产前,已办理备案手续的项目投资主体未经备案机关同意,不得将项目转让给其他投资主体”,称该政策影响了公司电站项目的收入确认模式,延误了项目销售进度,降低了当期利润。

大股东都声称是“事后诸葛亮”
投资者更关心的是业绩大幅下滑的消息是否提前泄露,以及如何提前解释公司大股东和高管“精确”减持。
就在公司1月30日宣布巨额亏损8亿元之前,三大股东江苏紫金电子、江阴九润管道工业和董事长杨减持了数十亿元。此外,该公司的高级管理团队也毫不留情地减持股份。董事兼副总裁张永新减持了78.4万股,副总裁周一科减持了54.3万股,副总裁威尔逊·雷蒙德·保罗减持了近110万股,副总裁郝东玲减持了68.3万股。

就此,三大股东杨、、九润烟管业和紫金电子均表示,其减持股份并提出转股方案时并不了解公司2014年的业绩,公司董事会成员同意转股方案时也不了解公司的业绩。具体声明如下:股东提出的提前披露高交付日期为1月23日,但1月22日,海润光伏财务部初步完成了各子公司的报表汇总,24日,合并抵销形成了合并报告初稿。公司董事长杨于1月26日通过副总裁汇报了解了海润光伏2014年的业绩;其他董事在1月30日下午4: 30左右通过电子邮件了解到这种情况。正是这几天的“时间差”,使得董事任向东(也是该公司前董事长)的子公司九润管道工业在1月27日和28日减持了约7800万股,抛售加速的趋势十分明显。

尽管海润光伏以其声明“证明了自己”,但它仍无法阻止监管机构的调查。根据公告,公司于2月13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公司因涉嫌违规信息披露被中国证监会江苏证监局调查。如果调查涉及重大非法信息披露,公司将面临暂停或终止上市的风险。与此同时,证券监管机构已开始在公司股东提出向公司送股前后,检查相关主体是否涉嫌内幕交易。

内蒙古电站被江苏矿大接管(002516,咨询)
就在复牌前,海润光伏还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控股子公司左克中汽鑫盛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目标公司”)100%的股权将被江苏远大的全资子公司远大电力投资公司以3亿元人民币收购,目标公司的主要资产是内蒙古通辽鑫盛100兆瓦地面光伏电站项目。

看起来海润光伏将会有一大笔资金,但实际上,大部分资金将会投资到目标公司。根据公告,甲方(海润光伏)承诺在本框架协议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不迟于2月28日),以自有资金将目标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2.5亿元,同时承诺向乙方(宽达电力投资)质押增加的出资。2.5亿元预付款:乙方应在甲方满足双方约定条件后2天内向目标公司支付2.5亿元预付款。为什么目标公司如此缺钱?根据公告,其未偿债务约为6.6亿元。此外,根据江苏匡达的公告,截至2014年12月31日,目标公司总资产为9.59亿元,但所有者权益不足100万元,显示出较高的负债率。

此外,据记者查询,目标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万元,于2月13日(即本公告发布之日)向远大电力投资质押。
标题:海润光伏自释疑点证监会仍介入调查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0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