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2字,读完约3分钟
自去年8月推出做市商制度以来,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分析师认为,上述种种迹象表明,经过最初的认知和磨合阶段,当前新三板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嬗变期”。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平台,新三板正在成为投资者眼中新的“黄金沃土”。

市场交易继续火爆
新三板的“神话”继续上演。根据wind数据,自今年年初以来,多达29只新三板股票的股价已经上涨了一倍多。其中,智利医药、华恒生物、新达通、东润华能、成达生物五只股票表现更为突出,阶段性涨幅分别为4500.00%、2060.00%、1441.67%、1150.00%和1057.14%。值得注意的是,60年代以来翻了一番以上的股票数量也高达27只,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新三板牛市股票来说,其骄人的业绩主要是随着做市商制度进一步拓宽投资大门,场外交易基金参与市场的意愿开始上升。

以做市商股票为典型案例,与做市商制度最初推出时相比,每天只交易30只股票。周五的最新数据显示,当日该值已超过100点,达到138点;仙林3D、沃捷传媒和中科国鑫的成交额分别为2071.66万元、1312.81万元和1178.14万元,均位列造市类股前三名,此类大规模交易频繁出现,刺激造市类股持续走高。根据统计数据,有13只股票在第60天上涨了一倍,占新三板整体市场的一半。

需要指出的是,良好的盈利效果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在新三板上市的热情。根据月度数据,自去年11月以来,每月有126家、219家和192家企业在新三板落户;根据股份转让系统2月5日发布的企业信息,目前共有459家企业正在办理新三板上市业务。一些经纪机构大胆预测,到今年年底,新三板上市公司将超过3500家,到2016年底将超过5000家。上市公司的数量在五年内超过10,000家是很有可能的。

各行各业的首都都来了
随着各项制度和功能的完善,新三板市场对pe、券商等资本的吸引力大大增强。此外,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新三板也为那些有意上市的企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因此,M&A热正在新三板慢慢形成。

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新三板已发生16起并购案例,包括大智慧(601519,咨询)、收购蔡襄证券、九鼎投资收购天元证券,这也使2014年成为新三板并购的重要“第一年”。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初,权威的市场参与者就预见到上市只是第一步,未来的做市商、转让和跨行业的M&A活动才是新三板真正的活力和机遇。

纵观整个中国资本市场,M&A市场在2015年初依然火爆。根据cvsource的数据终端,1月份完成了94笔M&A交易,交易规模为108.95亿美元。2015年,国有企业改革将全面深化。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整体上市、分拆上市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将刺激M&A市场的热潮,预计新三板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战场”。

目前,各券商争夺新三板的竞争正如火如荼。风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82家券商参与了新三板的上市。同期,pe/vc、期货、信托等机构也通过做市商交易成为新三板的重要力量。当局认为,各种持有“重金”的资本的连续干预,将提高新三板的交易流动性。考虑到市值转移等因素,预计新三板市值将超过3万亿元,三年内将达到5万亿元。
标题:交投火热并购升温 新三板步入嬗变期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0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