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44字,读完约8分钟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十八大工作报告也提到“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十八大三中全会报告提出“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从“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到“加速推进”,反映了党中央对这项工作的部署和部署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下一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指明了方向。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目前,促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个重要有利环境是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人民币使用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本文探讨了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认为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时机已经成熟。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自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迅速。2009年7月至12月,结算金额仅为36亿元,2014年结算金额达到9.96万亿元。人民币已成为中国跨境收支的主要结算货币,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与世界的经贸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然而,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还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从而大幅度提高人民币国际使用的便利性和经济主体对人民币的信心。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将极大地促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具体而言,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首先,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增强了经济实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信心,有助于形成对人民币的良好预期。经济危机期间,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波动,给以美元等货币为储备的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中国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促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此时,海外经济实体接受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币价值的稳定。尽管人民币尚未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但一些国家仍愿意接受和使用人民币。随着西方发达国家逐渐走出危机阴影,其货币也相应走强。如果人民币仍然不能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人民币相对于其他国际货币的优势将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人民币的“走出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中国应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增强经济主体对人民币的信心,促使他们对人民币形成良好的预期,为人民币跨境使用提供坚实的支持。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第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投资和贸易的便利性。虽然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范围和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为了促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双方都必须手握人民币。然而,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一步推广时,发现很多潜在客户手中没有人民币。谈到跨境使用人民币而没有人民币本身就像没有源头的水。因此,人民币有必要“走出去”,接触潜在客户,为跨境人民币结算提供便利。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第三,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助于消除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套利,并促进跨境使用人民币为实体经济服务。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支持国内金融基础设施多方面的改革。其中,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是与资本项目可兑换同时推进的两项重要改革。在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将消除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价差和汇率差异,减少人民币的纯粹跨境套利和套利,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服务实体经济。从本质上讲,中国推动人民币跨境交易始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希望跨境人民币套利扩散影响实体经济。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将逐步消除纯粹的套利行为,从而有利于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健康发展。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第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助于经济实体实现有效的金融资产配置,缓解货币错配。货币错配一般是指不同货币的债权债务不合理导致汇率波动时的损益风险。跨境使用人民币服务实体经济是中国推进人民币“走出去”的应有之义,但跨境使用人民币并不限于实体经济。作为一种资产形式,持有不同的货币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和收益。为了更好地保持和提高货币价值,经济实体需要对各种货币进行优化组合,以避免不合理的货币组合导致的货币错配。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性将使经济实体实现不同货币的最优组合成为可能。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第五,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利于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目前,特别提款权篮子中只有四种货币: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将人民币纳入sdr篮子将有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信用,鼓励经济实体接受人民币作为结算和储备货币。作为国际收支逆差时的一种支付手段,特别提款权具有与黄金和可自由兑换货币相同的功能,并可用作国际储备。在评估一种货币是否应该被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时,考虑该货币在资本账户下是否可以自由兑换是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将有助于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是中国建立开放经济体系和更深层次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基础。就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地区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从现实来看,资本账户可兑换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概念,而是一个开放的问题,这一问题通常难以量化。即使是那些已经宣布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国家,对跨境直接投资、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交易仍有不同的限制。当资本流动不正常时,他们也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控制它们,如征收资本交易税(托宾税)。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中国应按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二是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实现利率水平基本由市场供求决定。如果利率不能反映货币借贷市场的实际供求关系,并以实际市场利率指导其他金融产品的价格,那么这种货币将难以被经济主体所接受。中国贷款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存款利率市场化也在逐步推进。实现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水平,资金的自由流动将消除境内外利差,从而减少跨境资金空套利,引导资本合理跨境流动,降低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风险。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第三,推进汇率市场化进程,增加汇率弹性,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的比率关系。如果汇率不能真正反映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的供求关系,不能以实际市场利率参与国际经济贸易交流,那么该国货币就很难成为国际货币并承担国际货币的职能。此外,蒙代尔不可能三位一体解释说,一个经济实体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汇率自由浮动和货币政策独立这三个目标。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下,增加汇率弹性可以使我国货币政策独立。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第四,逐步完善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良好环境。良好的国内金融环境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安全带。中国应逐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促进市场主体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合理配置资源、分散风险、提高竞争力。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第五,保持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建立抵御资本大规模冲击的经济基础。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初始阶段,大量资本将流入或流出中国,寻找空.套利机会健康的宏观经济环境是抵御资本流动影响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宏观政策的调控作用。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经济体中,封锁性控制措施的效率和效力将会下降,包括宏观审慎政策和价格工具在内的宏观政策应该在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以及引导资本流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第六,建立完善的资本项目法律制度,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控和预警。在现有资本项目管理法规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整合和升级现有信息系统并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建立和改进跨境资本流动的数据收集、监测、分析和预警系统;建立健全跨境资本项目统计监测预警机制,全面提高跨境资本流动统计监测预警水平。

标题: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考与建议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