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065字,读完约15分钟

2015年2月26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一周年,顶层设计方案《京津冀协调发展总体规划》也有望在近期发布。据记者梳理,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转移将成为京津冀协调发展和一体化的突破口。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新机场、一卡一小时交通圈……当京津冀成为国家战略的“周年”之际,京津冀的总体规划正在加快,交通一体化成为京津冀协调发展的优先领域,必将率先突破。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同时,三地的环境污染压力日益增大,京津冀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跨区域合作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为此,2014年5月,在京津冀及其周边大气污染防治合作机制会议上,张副总理指出,大气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改善应作为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在京津冀三大突破区域中,产业协调发展是核心,也是各方利益博弈最激烈的领域。从各方的态度来看,在协调发展中,北京主要是加快非资本核心功能的拆解,加快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而天津和河北在承接和配合拆解的功能和产业转移方面做得较好。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京津冀战略一周年三大方向的突破指日可待

2015年2月26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一周年,顶层设计方案《京津冀协调发展总体规划》也有望在近期发布。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转移将成为京津冀协调发展和一体化的突破口。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京津冀合作30多年来首次提出,其理念经历了几次演变,从首都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一体化到京津冀协调发展。名称的变化伴随着内涵的变化,逐渐从以北京为中心、服务首都经济演变为区域协调发展,不同程度地强调产业融合和功能定位,更符合各方利益。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三十年来解决这个问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1982年版的《北京建设总体规划》就首次提出了“首都圈”的概念,并规划了首都圈

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调发展报告,强调实现京津冀协调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快走科学可持续的协调发展道路,并从顶层设计、产业对接、环境生态、交通网络等方面提出七点要求。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随后,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环渤海地区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因此,“京津冀”首次作为一个短语出现在总理的政府报告中。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事实上,京津冀合作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1982年版的《北京建设总体规划》首次提出了“首都圈”的概念,并规划了首都圈。在接下来的10年里,首都圈没有实质性的合作;1994年,国家计委首次提出建设环渤海经济圈的规划,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和内蒙古中部。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进入新世纪(002280,咨询),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启动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2011年,“首都经济圈”被写入“十二五”规划。然而,由于三地政府之间缺乏协调,同一概念被分别表述。实践中,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跨区域协调困难,顶层规划编制缓慢,多次被搁置。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新一届领导集体注重区域发展,习近平十分关注京津冀的协调发展。2013年5月,在天津考察期间,他提出要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北京和天津写一部《双城记》。同年8月,在研究河北发展时,再次提出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此后,京津冀战略迅速推进。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将京津冀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今年8月,工信部官员证实,国务院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张为组长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及相关办公室。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自该小组成立以来,已经举行了几次小组会议,讨论京津冀问题。2014年12月26日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议,是对2014年京津冀工作和2015年工作展望的年度总结。会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张强调,要率先突破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转移三大重点领域,尽快确定2015年的重点任务。这也是顶级设计《规划大纲》首次作为正式文件出现。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京津冀轨道交通、旅游、教育、科技、大气联防、新能源汽车推广和税收协调一度分开进行,各省政府密集签署合作协议。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一位负责天津地区招商引资的人士哀叹,去北京的频率比过去高得多。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他不必出差。现在他每周至少来北京一两次,三天见面,五天见面。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京津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被视为中国区域发展的三大战略,并成为201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自2月以来,一些媒体报道称,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北京-天津-河北发展的顶层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将于本月底正式发布。据悉,《规划》将明确三地的区域定位,打造“两核三轴一带”,进一步明确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对象。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和交通一体化将有重大突破。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交通一体化率先启航

相关部委在顶层积极设计,三地分别积极行动。经过一年来北京、天津、河北在交通领域的行动梳理,一体化的“雏形”逐渐显现

新机场、一卡一小时交通圈……当京津冀成为国家战略的“周年”之际,京津冀的总体规划正在加快,交通一体化成为京津冀协调发展的优先领域,必将率先突破。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去年10月底,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主持召开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任务分工规划(征求意见稿)》,京津冀协调发展顶层设计即将“落地”。随后,11月底,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表示,交通运输部正与有关方面合作,组织编制京津冀协调发展的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并将制定京津冀交通运输一体化实施项目清单,确保交通运输一体化取得实效。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施项目清单将从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智能交通、港口航道、综合枢纽等领域进行研究。,特别是在加强连接各种交通方式、城际轨道交通和立体交通的难度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措施,对项目清单实施消耗管理,确保交通一体化取得实效。”冯对说道。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冯表示,根据中央关于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京津冀地区将建成以区域交通、资源统一配置和综合利用为主线,以基础设施、交通服务、管理体制、技术支撑和市场培育发展为主要方向的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试验区、区域交通一体化示范区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先导区。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经过梳理,记者发现,在京津冀地区交通一体化的进程中,民航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国家民航总局发布了《民航总局关于促进京津冀民航协调发展的意见》。随后,《京津冀机场协调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北京签署。根据本意见的规划,民航总局将提高北京首都机场服务首都核心功能的保障能力,确保北京新机场在2019年通车,建成大型国际航空空枢纽和京津冀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同时,周边地区其他机场的定位已经明确。天津滨海机场将大力发展航空空物流,石家庄机场将积极发展航空空快递和低成本航空空.

记者了解到,被誉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引擎”的北京新机场于去年12月26日破土动工。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新机场项目投资799.8亿元,空项目投资41.6亿元,建设期为5年,计划于2019年建成运营。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相关部委正在积极进行顶层设计,北京、天津、河北也在积极行动。结合京津冀一年来在交通领域的行动,京津冀一体化的“雏形”逐渐显现。

据北京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津冀正在共同研究交通卡互联,这将在未来实现。

据河北省交通管理部门介绍,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将于2015年正式启动实施,计划到2017年实现交通刷卡联网。据了解,三地交通主管部门已达成基本共识,将统一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一卡通”标准。届时,现有的信用卡终端和卡将升级。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天津在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把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发展机遇。根据规划,今年天津将完善高速公路网,建设天津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津石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京津“双城”轨道交通,在京津城际运营日益饱和的情况下,加快规划第二条城际通道。到2015年,京津冀绕城高速公路将建成通车。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环境保护“协调防控”任重道远

2014年5月,在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防治合作机制会议上,张副总理指出,大气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改善应是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同时,三地的环境污染压力日益增大,京津冀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跨区域合作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彭说,京津冀各省市地处海滦流域,地理上相互联系,共存于同一个生态单元。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三省市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同舟共济”,采取统一行动,共同防御,共同治理。可以说,近年来加剧的“雾霾一体化”正在推动京津冀的协调发展。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为此,2014年5月,在京津冀及其周边大气污染防治合作机制会议上,张副总理指出,大气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改善应作为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强调建立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在中央政府“协调防控”精神的指引下,京津冀面临着“硬骨头”。

一年来,京津冀建立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预案和联动响应机制;水利部组织编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专项规划》,提出京津冀地区应以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恢复为重点,偿还生态环境债务;天津和河北划定了高污染燃料的禁燃区,明确了煤炭质量要求,减少了散煤的使用;北京和天津签署了“1+5”合作协议,特别强调“合作控制污染”...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然而,要驾驭任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环境保护部的统计,2014年,京津冀地区空空气质量达到标准的平均天数仍不到全年的50%。13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11个城市进入了污染最严重的前20个城市,该地区pm2.5年均浓度超标1.6倍以上。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面对污染严重的天气,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表示,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和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区域联合防控力度大大加强。为抗击严重污染天气的持久战做好准备。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鉴于形势严峻,北京、天津和河北都出台了更有针对性的计划。1月27日,天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这是继北京市通过并实施《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后,京津冀地区第二次颁布相关地方性法规,强调治理措施的区域联动。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设立了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与合作章节,提出定期协商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重大问题,并根据区域防治需要加快淘汰高污染车辆;三地政府建立了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协商采取应对措施;及时通报省市边界建设中可能对周边省市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的重大项目的相关信息;加强与北京、河北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科研合作,促进节能减排、污染排放、工业准入和消除等环境标准的统一。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近一年后,北京市人大于1月25日开始审议市政府关于该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去年,北京的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4%,未能达到5%的目标。对此,北京表示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计划投资108.5亿元用于大气污染治理、节能减排,调整和退出300家污染企业,并呼吁京津冀加强合作,共同治理空大气污染。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据报道,河北省正在研究制定一项空气污染控制的“强化行动计划”——《河北省空气污染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预计将于3月完成。

产业协调发展的核心

据了解,京津冀将形成“4+n”的产业结构,即四大战略功能区和多个合作共享平台

在京津冀三大突破区域中,产业协调发展是核心,也是各方利益最强烈的区域。

从各方的态度来看,在协调发展中,北京主要是加快非资本核心功能的拆解,加快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而天津和河北在承接和配合拆解的功能和产业转移方面做得较好。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1月23日发布的《京津冀协调发展》被列为北京市政府今年七大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北京首先强调“加快非资本核心职能的分解”。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对于不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职能和行业,今年将发布一份“救济”名单,以救济一些制造业、一些中心城市的批发市场、一些高校、一些医院和一些行政机构。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从产业发展布局来看,北京的思路已经很明确:原则上不再发展一般制造业,扩大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航空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节能环保朝阳产业。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事实上,上述工作思路已经在去年的一系列行动中得到了体现。2014年,北京市制定并实施了《北京市禁止和限制新产业目录》,关闭和退出了392家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搭建了30个产业协调合作平台,推进了53个产业转移和协调项目,拆除了中心城市的36个商品交易市场,实施了128个污染防治和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中关村(000931,咨询)企业已经在天津和河北设立了分公司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最让人担心的是,曾经创造了大量经济效益,解决了数万劳动者就业问题的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正式搬迁。

作为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的“新家”,河北省在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中具有最大的力量,将全面承接京津的产业和人口转移。

早在去年年初,河北省就出台了《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保定和廊坊应成为功能救济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之间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其中,保定将在北京承担一些行政、科教、医疗等职能。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承接合作”也是河北提及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关键词。去年,河北完成了一批产业对接项目,北京凌云化工整体搬迁邯郸,BAIC黄骅汽车项目建成投产,曹妃甸现代工业试验区与北京联合建立,歙县天铁循环经济示范区与天津联合建立。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河北省省长张在今年1月初召开的河北省两会上说,“河北省与国家合作,做好顶层设计,下发了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梳理出64项重点任务,确定了40个合作平台,签署实施了京津冀‘6+1’和京津冀‘4+1’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在部署今年工作重点时,河北提出推进产业对接与合作,做好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京冀曹妃甸现代产业试验区、亦庄廊坊工业园区和津冀涉县天铁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天津强调在北京引进一些产业和项目。天津合作与交流办公室主任张建国去年在天津政务网上表示,“与北京合作的主要方向是承担北京非首都的核心职能,重点是高端制造业的加工。”链接、区域和职能总部基地,以及生产性服务项目,如R&D转型、创意设计、贸易物流。”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天津市市长黄兴国在1月25日召开的天津两会上表示,“深化与北京科技创新合作,加快未来科技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京津管仲科技城建设,打造京津国家级创新轴线。”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2月15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统计和行政审批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在产业领域,要编制指导目录,承担产业转移指导,完善功能承接平台建设。此外,将出台承接非省会城市核心职能的意见,规划集中承载场所和微型中心,重点承接总部企业、教育医疗机构、行政事业单位和产业投资项目。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报道,京津冀将构建“4+n”产业结构,即四大战略功能区和多个合作共享平台。这四个战略功能区是曹妃甸产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日照生态功能区和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

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因此,分析人士预测,今后各地的政策重点将体现在上述四大战略功能区的开发建设上。

标题:京津冀战略今迎一周年 三大方向突破在即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