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39字,读完约8分钟

引导阅读

39.88亿美元——这是霸菱私人股本亚洲第六只基金获得的承诺投资金额。此时,体育产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是很理想。如果一切顺利,霸菱亚洲将管理超过90亿美元。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面对市场,霸菱亚洲如何获得巨额承诺投资?它过去的表现如何支持新基金的过度筹资?新基金的投资者构成是什么?将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与kkr、tpg、黑石、凯雷等大型基金相比,霸菱亚洲有哪些优势?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关于霸菱亚洲的投资逻辑,霸菱亚洲董事总经理肖宇成表示,亚太地区的多元化投资应重点挖掘跨地区、跨资本市场和跨行业的套利机会。“其次,即使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入7%增长的时代,它仍然高于许多发达国家。此外,霸菱亚洲以前在日本投资的经验也可以借鉴。”他说。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我们的记者潘蔚从上海报道

“大体育”的独立性

2011年2月,霸菱亚洲宣布募集了第五只基金,规模为24.6亿美元。

即使在私募股权投资处于火热时期,筹集的资金数量仍然惊人。kkr、tpg、黑石和凯雷等一流的pe机构在pe圈被称为“大pe”。它们大多源自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分配资产,并管理着数百亿美元的初始资产。他们在大中华区或亚洲的基金并不独立运作。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1995年,荷兰国际集团收购了巴林,两年后,巴林亚洲成立。在霸菱亚洲基金的第一阶段,荷兰国际集团出资2500万美元作为种子基金。然而,据肖玉成介绍,2000年前后,霸菱亚洲的投资团队实现了管理层收购,到目前为止,“我们十几个合作伙伴都是100%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在亚洲霸菱的后期,荷兰国际集团甚至不再是这些基金的投资者。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作为一只独立的发展基金,在第五、第六个基金周期表现出了出色的融资能力,并一举将霸菱亚洲管理的总资产提升至90亿美元。

据肖宇成分析,由于霸菱亚洲的独立性,投资团队的利益分配不成问题,部分项目不会因为基金内部投资委员会对亚洲市场不熟悉而被拒绝,所以霸菱亚洲的主要团队一直很稳定。霸菱亚洲的一名合伙人上一次离开公司去开创新业务是在2004年。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霸菱亚洲五期基金已基本完成投资,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投资于大中华区的企业,大部分可归为大型消费行业。根据霸菱亚洲五大基金的lp俄勒冈州公共部门员工退休基金,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霸菱亚洲五大基金的内部收益率(irr)为9.9%,回报率为1.19倍。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肖宇成解释说,所谓1.19倍的回报率并不是五期基金赚到的现金。一些非出口项目由lp根据统一规则进行评估。然而,他告诉记者:“我们的第五阶段基金投资的项目已经超过一年。2014年,税前利润(即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0%。”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从2014年霸菱亚洲的成功上市,我们可以看到前一只基金的业绩:2008年投资的教育集团北安格利亚教育和中国圣牧有机乳业分别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上市后,霸菱亚洲成为面具品牌明治控股(01633.hk)的最大股东。此后,美国也受到欧莱雅的青睐,并被完全收购。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此外,2014年6月,霸菱亚洲第五期基金与kkr、厚朴基金、于波资本共同投资中粮旗下中粮肉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肉”)。中粮集团成立于2008年,集肉制品生产、深加工、配送、配送和进出口为一体。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这是霸菱亚洲第一次投资国有企业,投资额超过5000万美元。霸菱亚洲经常投资当年利润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单笔投资就超过5000万美元。中粮肉经过这轮融资后,kkr和霸菱亚洲共持有逾30%的股份,而大股东中粮持有约40%的股份。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肖玉成介绍,霸菱亚洲不会以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主要方向,而是会有选择地与具有兼容理念的国有企业合作。投资中粮肉的理由:“中粮愿意放弃绝对控股地位,成为相对控股;此外,我们的合作伙伴崔桂勇和中粮集团的高管们相识多年,他们都知道,他们真正希望通过外部投资者的力量推动改革,使中粮集团的公司更加市场化。”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肖玉成提到kkr和霸菱亚洲都在中粮集团拥有董事会席位。几个机构投资后,在中粮集团的融资和采购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迄今为止,他们与中粮集团合作愉快。"我们都希望加大投资,巩固中粮集团的市场地位."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投资逻辑是什么?

2006年,霸菱亚洲将触角延伸至日本。当时,它受到了许多地方议会的质疑,因为“日本与一般的高增长发展中国家太不一样了。”在此之前,霸菱亚洲一直专注于投资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肖玉成介绍,鉴于“在日本投资完全可以实现地区多元化”,霸菱亚洲坚持进入日本。在日本,霸菱亚洲投资的公司都持有收购股份,而霸菱亚洲主要以少数股权投资于新兴国家。这些收购大多是杠杆收购,即霸菱亚洲将借一些钱收购一家公司,并在进入企业后,用该公司的利润偿还贷款。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肖玉成指出,在经济增长缓慢的国家,pe机构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杠杆来提高项目回报率,而日本的借贷成本较低。过去几年,在日本的投资占霸菱在亚洲总投资的10%-15%;两三年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而日本经济复苏,日元升值。霸菱亚洲出售了几家公司,“实现了投资多元化的效果。”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肖宇成分析说,日本和韩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有相当大的“窗口”,即可能特别适合某一两年的投资,也特别适合某一两年的退出。如果一只基金只投资这两个国家的项目,那么风险可能相对较高;然而,当一个大型基金分配其资产时,它可以从当地的“窗口”投资和撤出,以获得可观的回报。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在巴陵亚洲看来,除了对日本和韩国企业的投资外,对资源产业的投资也具有相同的特点。“当商品价格高的时候,资源资金筹集得更好,但此时投资风险高;当商品价格非常低,资源基金根本无法筹集资金时,这通常是该领域的最佳投资时期。因此,资源型企业也适合大型基金,它们在价格低的时候进行分配,在价格高的时候出售。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2006年,由于安全事故频发,煤炭企业不敢动用大量资金;当时,霸菱亚洲投资了四倍于pe的焦炭企业恒鼎实业(01393.hk)。2007年,恒鼎实业在香港上市,霸菱亚洲迅速退出。肖宇成告诉记者,最终,霸菱亚洲获得了十倍的回报。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除了在地区和行业进行多元化投资,霸菱亚洲还关注资本市场和行业的机遇。

2007年之前,许多中国大陆公司在新加坡上市;此后,这些公司股票的流动性非常差,其股价远低于其内在价值。2007年,霸菱亚洲考察了100多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内地企业,走访了其中的15家,最终选择了徐福记。当时,徐福记的市盈率只有5.6倍。因此,虽然霸菱亚洲发出了邀请,但它收到的股票很少。直到2009年,徐福记的股价才出现反弹,霸菱亚洲以9.8倍的市盈率从徐福记的一名股东手中购买了一些股票。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肖玉成告诉记者,霸菱亚洲共投资1.36亿美元,收购徐福记16.5%的股份。之后,徐富士的创始人认为被跨国企业收购会促进徐富士的发展,于是他开始接触跨国企业。最后,在2011年底,雀巢将徐福记私有化,徐福记的创始人家族仍然保留了相当多的股票,而霸菱亚洲则全部撤出。就股票价格而言,这项投资获得了三倍的回报;如果你在巴陵亚洲投资时增加一定的杠杆,最终项目的回报将是4.3倍。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2013年,霸菱亚洲和纽约证券交易所(ga.nyse)董事长史玉柱将ga私有化。纽约证券交易所。私有化投资高达30亿美元。这种私有化也是一种杠杆收购。

肖玉成告诉记者,当时巨人网络的账本上有阿里巴巴集团的部分股份,一年前巨人网络以5000多万美元收购了阿里巴巴集团。在私有化过程中,霸菱亚洲决定出售这部分股权以减少借贷;出售时,阿里巴巴集团的股权价值为1350亿美元,被超过2亿美元所取代。出人意料的是,阿里巴巴集团一年后上市,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我们可以利用霸菱亚洲的其他基金来接管这部分股权,但我们仍然没有。”

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这是17年来肖宇成个人在中国投资的最大遗憾。霸菱亚洲主要投资规模可观的传统企业;除了巨人网络,霸菱亚洲没有投资其他tmt企业。

标题:霸菱亚洲跻身“大PE”:独立GP的投资逻辑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