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46字,读完约6分钟

推进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必须着力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新一轮的海事比赛与以往的海事比赛完全不同。海洋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将主导未来的海洋竞争。”中国科学院海洋战略研究组发布的《2050年中国海洋科技发展路线图》是这样说的。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技术推动新兴产业的崛起

看似不起眼的海带能串成一条产业链吗?没错。在明月海藻集团,这个故事是真的上演了:

将晒干的海藻浸泡、破碎、提取、纯化、漂去提取海藻酸,然后制成不同种类的海藻酸盐;漂浮后,废渣“转化”成海藻有机生物肥料;浸泡液净化后,有食用有机碘和盐藻多糖...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能够轻松做到这一切,岳明海藻的“秘密武器”就是科技。“多年来,岳明海藻毫不犹豫地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通过不断投资于技术研发,吃掉并压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海藻。”岳明海藻集团总裁李同育说。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市场证实了李同育的愿景。一吨海带的市场价格为8000元,经岳明海藻公司深加工成为海藻医用敷料,市场价值增长近300倍,达到240万元。在科技的帮助下,岳明海藻的国际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5%,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业。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明月藻的成就不是一个孤立的例子。如今,依靠海洋科技来延伸价值链,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涉海企业和沿海城市的共同选择。

《2014年新华海洋科技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海洋科技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高度相关。近年来,通过科技兴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指数报告还显示,2013年,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分指数为113.0,比2012年增长4.4%;2013年,海洋科技人员32349人,比2010年增长9.0%;对海洋科学研究的投资也逐年增加。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为54.5%。根据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应达到60%以上。《国家科技兴海规划纲要(2008-2015)》还提出,到2015年,科技成果转化率将提高到50%以上,并获得一批海洋产业核心技术。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许多国家认识到海洋科技的巨大经济潜力,纷纷出台海洋产业规划,加大对海洋高科技产业化的投入。业内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国海洋资源和环境日益紧张,海洋经济增速放缓。今后,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同时,国际海洋开发活动的新趋势也对当前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海洋探索的深度是由科学技术的高度决定的。随着深海油气、深海基因和国际海底资源等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和新资源的发现,沿海国家引进了海洋科技和产业规划,增加了对海洋科学研究的投资。我们必须抓住海洋产业转型和科技革命的战略重点,加快提高我国海洋科技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前国家海洋局局长刘慈贵说。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通过科学技术开发海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生产、学习、研究、黄金和使用。要建立和完善以科技促海洋创新发展的体系和体系,开辟科技强海、产业强海、经济强海的通道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数据显示,科技创新在海洋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以海洋新兴产业为例,近年来,中国海洋新兴产业的增长率远高于同期海洋生产的增长率。2013年,海洋生物制品和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224亿元,年均增长25.26%;船舶电力工业实现增加值87亿元,年均增长48.8%;海水利用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亿元,年均增长7%。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虽然近年来中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其产业规模仍然很小。”刘,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据统计,2013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水利用和海洋动力的增加值仅占海洋总产量的1.4%。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与此同时,刘明对海洋过度开发和海洋整体开发不足并存的局面表示担忧。“以海洋油气产业为例,由于科技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新增石油大部分来自近海,而近海基本处于潜在开发状态,海洋油气资源的深海勘探开发战略刚刚起步。”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他认为,海洋科技创新缺乏引领和支撑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传统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以青岛为例,该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海洋生物产业转化率仅为8.6%,上海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约为25%。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对此,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没有否认:“目前,我国科技兴海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方面,海洋科技创新应用水平和成果转化(市场、咨询)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市场在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提升。”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如何使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专家建议,海洋科技界、业界和用户应积极携手,针对制约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全球海洋环境保护服务等重大科技问题的瓶颈,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和关键设备自主化,制定一批重大海洋标准,在研究中注重转化和应用。同时,依托海洋科技创新,集中优势资源,扩大和壮大基础良好的海洋新兴产业,加快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资源开发等技术的商业化,推动传统海洋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记者了解到,2014年底,国家海洋局再次批准建立青岛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厦门海洋生物产业示范基地、广州南沙新区海洋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已增加到7个。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近日,国家海洋局将会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共同编制《国家科技兴海规划纲要(2016-2025)》。根据《规划》,今后科技兴海工作将坚持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主线,重点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力提升企业海洋技术创新优势,大幅提高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陈连增认为,科技兴海是一个涉及政治、生产、学习、研究、金融和使用的系统工程。在新形势下,要建立和完善以科技推动海洋创新发展的体制和体系,开辟科技强海、产业强海、经济强海的通道。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规划》除了大力引导建立金融、社会、风险投资等多元化投资机制,支持完善财税政策和金融创新服务海洋科技发展外,还将着力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大力推进海洋创新链。产业链和应用链之间建立多种形式的紧密合作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海洋科技成果评价和技术转移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陈连增说道。

标题: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