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052字,读完约13分钟
有点嘈杂的咖啡馆。
当记者在光大银行珠海分行看到“飞丹”事件的受害者谢威(化名)时,他的脸上充满了警惕和谨慎。
经过长时间的交谈,记者的咖啡已经到了杯底,而谢威只是礼貌地抿了一小口咖啡。事实上,他的经历比他面前的咖啡苦多了。
事件原因是谢威于2014年4月8日从光大银行购买了一年期理财产品“深中汇辛颖创业九号”(以下简称中汇辛颖九号)。不料五个月后,2014年9月,财务经理通知他,广东宗衡天地电子商务旅行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宗衡天地)董事长陈泽良自杀,产品无法赎回。

包括谢威在内的18名光大银行客户披露,他们购买了相关产品。部分客户在光大银行购买了“中泽容晖七号”理财产品,管理人是在珠海秦恒岛注册的金钟容晖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钟容晖)。由于其法人是陈泽良的侄女,随着陈的去世,“中泽七号”也面临着无力支付的局面。

这两起案件合并了。目前,18人涉案金额近1亿元。记者在三周时间里走访了其中十余家,并从多方面了解到试图挽回这一“飞机票”事件。
据记者调查,“中汇辛颖9号”并非光大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而是深圳中汇辛颖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汇基金)的有限合伙私募产品。该基金的目的是让中汇基金支付宗衡天地的车费。

事发后,中国光大银行珠海分行原副总经理张天武被公安机关逮捕。
从产品涉及的人数、涉及的金额以及事件的解决方案来看,光大银行总部对《投资时报》记者的回应是:“中汇辛颖9号涉及广东多家银行,该产品既不是我行产品,也不是我行代理销售的产品。目前,该事件正处于调查阶段。因此,涉案人数和涉案金额以公安机关公布的情况为准。”

光大银行还强调,张天武被公安机关逮捕是因为他在离开公司后担任了涉案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涉案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被公安机关逮捕是为了协助调查。“据我们了解,光大银行没有员工被逮捕。对于客户投诉中汇辛颖9号私人持有的产品无法支付货款,我们将密切关注事件进展,积极协助公安机关调查。最终结果将由公安机关决定。我行支持并建议相关人员通过适当的司法渠道解决问题。”

从过去的案例来看,银行出售的私募产品无法支付的情况并不少见。通常,受害客户很难捍卫自己的权利并挽回损失。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光大银行曾向宗衡天地贷款1.5亿元,但因陈死亡,贷款未收回。
18位贵宾客户遭受了近1亿元的损失
“这150万无法支付,我想都没想。因为我在光大银行做大规模的财务管理已经很多年了,所以我一直跟着一个以前很不错的固定财务经理蓝满军。”谢威告诉投资时报记者。

据了解,光大银行珠海分行高级财务经理蓝满军、营业部负责阳光金融业务副总经理张天武集中了我行部分存款或理财产品到期的大客户。2014年,他们以中国光大银行的名义出售“中汇辛颖九号”,产品投资于主要机票分销业务。然而,2014年,该公司董事长陈泽良自杀,导致资金链断裂,产品无法赎回。

事件发生后,中国光大银行珠海分行原行长刘源仍在中国光大银行珠海分行担任顾问。张天武在9月底辞职后被警方逮捕,蓝曼君也选择了辞职。
其中一个细节是,陈泽良于2014年9月18日去世,光大银行的一名客户在9月16日仍在购买中汇基金公司的产品。就金额而言,最初只有几百万、几千万的客户可以被蓝曼君和张天武拉进来,后来,几十万的客户也“需要”。

受害者称,除了在交通银行购买了该产品(报价、咨询),金额超过1000万元外,著名的韩国足球教练、广州恒大前主教练李章洙也遭受了“中汇辛颖9号”之害。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李章洙本人的证实。

从记者接触的“受害者”来看,受害情况大致相同,只是金额不同:顾客年龄相对较大。此外,受害者是光大银行的长期理财大客户,年龄从45岁到89岁不等,他们在光大银行开户已有10多年。

当记者问及为什么选择中国光大银行进行大规模的财务管理时,大多数人回答是“离家很近”。至于为什么这款产品毫无疑问,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我过去太信任了。”

这些受害者告诉记者,他们找到了光大银行,但银行拒绝谈判,而得到的答复只是通过法律程序。
“人们不想上法庭,因为法律费用非常昂贵,而且很难胜诉。唯一让大家乐观的是,这一次类似于2012年华夏银行的“单身飞行”案例。在这种情况下,华夏银行作出了赔偿。”

购买过程很复杂
鉴于案件的具体进展,《投资时报》记者致电光大银行珠海分行现任行长皮堂,但他的电话从未接通。随后,记者从广州其他媒体记者处了解到,光大银行珠海分行解释说,很多客户并没有在光大银行购买这款理财产品,客户夸大了事实。

为什么珠海分行与受害人的陈述不一致?这些贵宾客户通过光大银行购买相关产品吗?
据记者了解,在购买“中汇辛颖9号”的过程中,部分客户通过光大银行账户转账,部分客户通过光大银行大客户室网银转账,还有部分客户被财务经理转出光大银行监控系统。

例如,让客户从光大银行账户转账到附近的建设银行(报价、咨询),然后从建设银行汇款到中国外汇基金账户的托管银行兴业银行(报价、咨询),最后陪客户回光大银行阳光金融办公室签字。整个操作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小时。

虽然方法不同,但该产品的销售是由张天武和蓝满军在光大银行任职期间进行的。
据记者调查,1982年出生的蓝满军起初只是光大银行大堂的一名受欢迎的员工,后来晋升为高级财务经理。从2013年到2014年,他的“事业”逐渐成为“巅峰”,穿着与以前不同,换了辆车。事件发生后,没有人再见过蓝曼君。2014年国庆后,所有询问蓝满军去向的人都被光大银行告知他们已经辞职。

记者曾经给蓝满军打了一个星期的电话,有时关机,有时不接,有时挂断。至于他为什么没有一起被捕,公安机关说他没有犯罪的主观意识。
记者还打电话给中国光大银行珠海分行风险总监,他告诉记者,公安机关仍在调查具体情况,没有明确的结果。
中国光大银行广东省分行的态度是,该行从未销售过“中汇辛颖9号”等理财产品,这是对已离开珠海分行的员工的私人销售,客户在购买时应该知道这不是银行产品。

产品抵押品涉嫌欺诈
毫无疑问,这个骗局漩涡的核心在于两个私募产品:“中汇辛颖9号”和“中泽容晖7号”。前者涉及资金约7亿元,后者约9000万元,而光大银行的客户涉及前者6000多万元,后者3000万元,总计近1亿元。

据了解,中国外汇基金公司于2011年在深圳注册,法人为卢峰。据悉,卢曾在中国工商银行黄埔支行工作,但记者无法证实。
2012年11月,卢峰与数名在本行担任重要职务的员工成立了深圳中汇辛颖创业九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向投资者募集资金。产品描述用于机票结算资金的周转。据了解,该房产抵押是天河区盛兴路12号1至3层部分商业房产的所有权。该房产由广东中广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估价1.3亿元;土地抵押是宗衡天地附属企业持有的土地使用权,估价为1.54亿元。

随后,中国外汇基金和宗衡天地同意以24%的年化回报率向宗衡天地贷款。据报道,光大银行主要客户购买产品的年化回报率因金额而异,大多在11%左右。

2013年底,时任中国光大银行珠海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的张天武在珠海横琴成立了金钟容晖公司。奇怪的是,其法人是陈泽良的侄女张风芝。
金钟容晖有限公司管理的中泽容晖7号产品是广东益民旅游休闲服务有限公司(五峰行附属公司)的一个筹资项目。土地抵押是武凤航持有的韶关5a景区丹霞山附近500亩林地和珠江新城附近300平方米商铺的产权,估价为7800万元。股权质押占借款人股权的68.2%,预计价值为1.38亿元。益民金融附属公司。

《投资时报》的记者以购买金融产品的名义给金钟·容晖打电话,对方称其为壁纸公司。从网页上看,中泽7号的出售公告仍在网站上。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上当?除了对银行的信任,产品合同中标明的担保品也使受害人难以防范。记者了解到,光大银行的18名客户没有核实抵押物的真实性。然而,交通银行的一名受害者告诉记者,他在购买产品之前亲自去看了抵押物和房地产许可证的复印件,很难看到瑕疵和瑕疵。

事件发生后,当一些客户去调查抵押品时,他们发现曾经让他们觉得“合适”的抵押贷款是假的。
钟勇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兴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银行“飞单”频繁发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一些银行分行管理不严,导致员工走上两条船,到其他单位工作。即使涉嫌犯罪,员工也能赚到额外的钱,银行的声誉也会受损;二是银行客户风险意识薄弱,防范风险能力不足。一旦他们被高收益的“馅饼”所诱惑,被虚假宣传所欺骗,他们就很容易落入风险“陷阱”;第三,监管机构和司法机关没有严厉打击“飞单”行为。

他还表示,客户没有与银行签订《金融产品协议》(Financial Products Agreement),而是与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签订了合同,购买了一只投资基金,银行不承担法律责任。然而,中汇基金公司的员工利用了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如果客户有证据证明中汇基金公司在提供服务时存在欺诈行为,客户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向中汇基金公司索赔。

非法集资和存款
“中汇辛颖九号”资金链断裂,不仅给光大银行造成了灾难,也影响了广东省的多家银行。
至于案件的性质,警方现在被定性为非法集资。截至目前,中国外汇基金公司已有12人被捕,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光大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前雇员。
根据广东警方提供的最新数据,“中汇辛颖9号”涉案人员289人,涉案金额7.48亿元;报告病例97例,金额2.74亿元;未还款人数169人,涉及金额(资金缺口)为3.258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外汇基金涉及的人很多,因为它的产品几乎是完美的抵押品。
《投资时报》记者在谢威带来的《深圳中汇辛颖创业第九投资企业(有限合伙)须知》中看到,该产品已采取土地抵押等风险控制措施:宗衡天地的关联公司五峰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诺以其140,787.78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提供抵押。

谢威告诉记者:“当时的想法是,有这样高质量的土地担保,有50个有限合伙企业。如果还有这么多土地,你还怕什么?”
根据有关规定,有限合伙的私募股权基金数量不得超过50只,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
一位购买了3000多万元中汇基金产品的受害者告诉记者:“2008年我在光大银行理财。我曾经有一个比这个更大的数额,但我从来没有任何问题。我一直和他们在一起(光大银行)。财务经理说,除了银行,我不做其他产品。我不知道产品不是银行。”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许多光大银行客户也购买了非银行理财产品,即没有银行印章的产品,但没有出现问题。据这些客户称,2012年9月,中国光大银行已经在出售“中汇基金”,18个人中有3个人从中国光大银行购买了“中汇三号”,但他们之前都已经付款。

收回资金26.9亿元
陈泽良的死可以说是激起千层浪的一块石头。
宗衡天地广州总部因其去世基本停止运营,26.9亿元债务纠纷浮出水面。
据《投资时报》记者报道,宗衡天地召开了全体债权人大会,并对债权进行了粗略统计。目前,债务金额达到26.9亿元,涉及至少11家银行、几家小额贷款公司、100多家机票加盟商和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等。银行欠款约为7.52亿元,小额贷款公司欠款约为9.76亿元。

然而,此案尚未立案,具体金额需要警方调查。
宗衡天地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广州,是华南地区主要的机票分销公司。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有25家分店。此外,宗衡天地曾拥有350多家特许连锁商店、300多家服务经销商和3万多家特许代理商,并曾获得凯雷和何华投资等知名风投的投资。

世事难料,宗衡天地于2014年10月8日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宣布“由于大股东(董事长)陈泽良9月18日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导致资金链断裂,运营困难,平台b2b业务已全面暂停。”

然而,来自受害者的大部分消息是,陈泽良是自杀的,不是病死的;更离奇的是,陈已经逃到了国外。这个人是死是活还没有被警方证实。
根据国际航协的数据,宗衡天地尚有1.15亿bsp欠款需要AVIC新港担保公司支付;此外,雅科公司bsp网上支付给予宗衡天地的线下授信仍为1700万元。
更糟糕的是,自2014年8月以来,由于管理不善,宗衡天地开始拖欠员工工资,拖欠金额超过1000万元,吸引了数千名员工索要工资。当四面八方的债主来到门口时,陈泽良的弟弟告诉债主他不知道这件事。

在一个电子纪念堂里,记者看到了一些悼念信息,大部分是“一路走来”的感受,让人们暂时忘记了讨债的诅咒。
标题:光大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爆仓 受害者惊现李章洙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9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