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8字,读完约3分钟
2014年,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使得“房地产电子商务”获得了足够的重视,各种依托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模式相继出现,称其可以解决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问题。但是对于开发者来说,真正的电子商务不仅要有一个平台,还要有能力通过平台的运行将流量转化为最终的流量。

去库存化仍然是主要的驱动力
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房地产行业终于在2014年面临了最严峻的考验,全国住宅景气指数一次次下滑,从局部地区蔓延到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也继续放缓,远低于去年同期。开发商的销售量和销售面积呈负增长。在中国35家上市房地产企业中,只有14家实现了2014年的销售目标,市场整体下滑趋势明显。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央行在年底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取消了限购。然而,目前各种措施仍然不能解决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问题。2015年,去库存化仍将是各地房地产开发商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开发商“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开发商来说,坐以待毙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整个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白银时代”,市场更加成熟理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扩大我们的销售渠道,积极寻找更多的潜在客户,我们才有机会生存。

面对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性冲击,以及行业内兴起的电子商务模式,万科、绿地、保利等国内一线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尝试“触网”,希望找到解决互联网销量的良方。万科成都公司发布全国券商“万向会”微信服务号码平台;万科总裁于亮带领团队参观腾讯阿里小米等互联网公司;双十一期间,万科和绿地相继加入网上竞争...在各种尝试下,房地产开发商不断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房地产和互联网的联姻是不可逆转的。

电子商务的“伪命题”
在房地产行业繁荣的时代,开发商可以轻松获得客户,而不必深究电子商务的吹嘘效果。然而,2014年,在去库存化和销量增加的压力下,开发商开始对电子商务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只有能够给开发商带来销量的电子商务才能被开发商认可。

目前,市场电子商务大致可分为媒体电子商务、渠道电子商务和交易电子商务。然而,无论什么样的电子商务,它都只是打着互联网的旗号,这与传统的代理公司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在2014年的这场大考验中,房地产营销中的一些痛点逐渐浮出水面,如拜访客户少、难以准确锁定客户、购房门槛高、营销费用不足、客户转化率低、资金回笼缓慢等。对于这些电子商务公司来说,他们还没有真正提出涵盖售前、售中和售后全过程的有效解决方案。

2015年,不仅房地产开发商应该考虑如何走,电子商务公司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在房地产营销中实现营销定位、准确沟通、渠道引导、内场改造和售后服务的完整闭环,变流量为交易。2月7日,所有答案将在大数据时代的上海中欧国际商学院房地产创新峰会论坛上揭晓。
标题:困境之下 电商们如何帮助开发商成功去库存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36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