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8字,读完约3分钟

目前,在网上流传的讨论中,对什么是“伞式信任”有许多误解。有人说伞式信托是结构性信托,也有人说伞式信托是tot(trustoftrusts),甚至有些经纪业务部门的微信文章说“伞式信托= tot =转让-运营-转让”,最后一句话直接复制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模式,两者完全不同。

客观解读市场讯息 还原真实的伞形信托

事实上,伞式信托的模式和名称来自伞式基金。简单来说,就是在母公司基金(信托)下设立一个乾子基金(信托),每个子基金(信托)独立运作,让投资者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子基金(信托)之间转换,通常不需要转换费用。

客观解读市场讯息 还原真实的伞形信托

因此,伞式信托的出现本质上并不是为了提供融资便利,而是为了给投资者创新一种灵活且负担得起的投资方式。首先,在伞式信托结构下,几个子信托共享相关服务,如会计、律师等。,从而节省了投资者需要承担的费用;其次,投资者可以根据风险偏好和收入要求轻松地在次级信托基金之间切换;此外,正是因为投资者可以轻松转换,这给次级信托经理人带来了业绩压力,这也是促使经理人尽最大努力为投资者创造最佳回报的驱动力。

客观解读市场讯息 还原真实的伞形信托

从这个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伞式信托或甚至伞式信托本身都应该受到监管机构的限制。根据网上流传的原始文件,“禁止证券公司通过出售伞型信托、p2p平台以及自主开发相关融资服务系统,为客户与他人、客户与客户之间的融资融券活动提供任何便利和服务。”请注意,伞式信托在这里仅用作商业类型的示例,它不是监管目标。监管机构仍在监管融资融券业务。

客观解读市场讯息 还原真实的伞形信托

显然,伞式信任在网络碎片化的传播中被妖魔化了,尤其是当人们分不清伞式信任、信任信托和结构化信任之间的区别时。事实上,这不是一回事。伞式信托下的次级信托一般投资于同一类型的市场,如二级市场上常见的伞式信托,但次级信托的经理人风格不同;tot下的次级信托在投资领域、条款、风险等方面不一定相同。主要是将具有不同风险回报特征的产品与新的特征相结合;结构化信托的主要特征是信托受益权的分类。一般来说,优先投资者获得安全和稳定的本金回报,而二级投资者承担损失风险,但也可能获得高回报。

客观解读市场讯息 还原真实的伞形信托

然后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人们会混淆它们?我认为一个原因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交叉点——最近的股票市场。始于2014年下半年的股市牛市极大地鼓舞了投资者的热情。投资者看到,2014年第四季度,投资股市的信托基金新规模达到600多亿元(信托行业协会的官方数据),是历史水平的几倍。据诺亚研究不完全统计,2015年1月,股票市场非标准投资(包括信托和资产管理)比例为5.7%,高于2012年以来低于3.5%的水平。相关研究表明,股票市场非标准资本投资的规模与股票市场的交易量有很大的相关性。事实上,两者的共同原因是投资者的信心和兴趣。

客观解读市场讯息 还原真实的伞形信托

标题:客观解读市场讯息 还原真实的伞形信托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