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7字,读完约4分钟

3月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媒体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雾霾已经成为笼罩空天空和人们心灵的阴影,所以这次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很多关注。“当我在环保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看天空。如果天空是蓝色的,就不要懈怠;如果像今天这样,你会感到不安,更加努力地工作。”陈吉宁幽默的开场白背后其实是严峻的形势和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的沉重压力。

环保法律要有“钢牙利齿”

纵观整个新闻发布会,严格执法被反复提及。陈吉宁说,好的法律不可能是“纸老虎”。要让它成为钢牙的“利器”,关键在于它的实施和执行,让企业明白,守法不是高要求,而是底线,并加强刑事侦查。他还透露,去年地方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交了2080起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是过去10年总数的两倍。

环保法律要有“钢牙利齿”

陈吉宁还谈到了对地方政府的监管。他指出,新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政府应评估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最近,环境保护部对两个城市的政府首脑进行了公开采访,并试图将环境保护纳入一些城市和城市干部的绩效评估,试图对离任干部进行环境保护审计或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审计。

环保法律要有“钢牙利齿”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瓶颈。对于公众和记者最关心的雾霾问题,陈吉宁回应称,我们正在以强硬的措施和艰巨的任务应对严峻的挑战。从国际经验和“亚太经合组织蓝色”实现的过程来看,我们不能靠上帝来实现空气污染质量的明显改善,必须把污染物排放量从目前的一千万吨减少到一万吨。这是可以做到的,但这真的很难,需要更多的努力。

环保法律要有“钢牙利齿”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成为中国控制雾霾的行动指南和路线图。陈吉宁表示,要把好“大气十大”路线图作为好的施工图在各地贯彻落实,加强源头分析,科学治理雾霾。

环保法律要有“钢牙利齿”

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公众参与监督的热情和呼声很高。陈吉宁谈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所有的污染源都应该暴露在阳光下,这样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一个污染排放监督员,整个社会应该动员起来,形成一个共同治理烟雾的局面。第二,政府应及时公开执法信息和企业排污信息,以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报告权。在“六五”环保日,我们将推出微信报道。陈吉宁说,一些组织已经出台了“近在咫尺”,我们应该让污染在环境执法过程中无处藏身。从环境影响评价开始到审批和验收,所有环境影响评价项目都必须向公众开放,并把这一权力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以实现“阳光环境影响评价”。

环保法律要有“钢牙利齿”

在现场,记者提出了如何解决环保评估中未经批准的建设和“红顶中介”的问题。陈吉宁坚决表示,绝不允许“吃环保批文、红顶黑钱”,并承诺今年环保部所属机构的8个环境评估机构将率先与环保部分离,其他地方将分批、分阶段分离。如果他们没有在截止日期后离开,他们的环境评估资格将被取消。他还表示,要查处一批未经批准先行建设和擅自变更的环境影响评价违法行为,将违法企业列入诚信“黑名单”,并将部分情节恶劣的企业绳之以法。我们应该引起社会的震惊,表现出我们坚定的态度和信心。

环保法律要有“钢牙利齿”

在回答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时,陈吉宁说,环境保护本身也是当前和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未来几年,中国对环保投资的需求非常大,约为8万亿-10万亿元。此外,该投资没有重复建设,将长期受益,是经济增长的良好动力。

环保法律要有“钢牙利齿”

陈吉宁强调,环保投资有几项任务需要突破。首先,要进行价格改革,必须形成合理的项目回报机制。二是进一步开放市场,推进ppp和第三方治理,包括财政部正在推进的项目,推动政府采购服务、排污权交易等环保市场的形成,提高治理效率。三是发展绿色金融。现在环保产业的融资成本太高了。许多环保行业不是暴利行业,而是具有长期稳定回报的行业。因此,有必要推动一些自觉资本和社会责任资本进入这个市场,形成一个更好的融资模式设计。最后,要加强监管,规范环保市场。特别是环保企业要遵纪守法,不要成为污染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市场标准化和服务质量提升带动技术创新需求。

标题:环保法律要有“钢牙利齿”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473.html